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大厨烹佳肴 美味传千里麻辣干煸兔丁烧制步骤及使用餐饮设备(浏阳小碗蒸菜)
2024-04-29 14:29    2748    中华厨具网

麻辣干煸兔丁烧制步骤所用的厨房设备有:单头炒灶、单门蒸饭车、煲仔炉、可倾式汤锅蒸包炉、单眼水池油水分离器工作台冰箱、保温餐车冷饮机锯骨机、排气扇、开水器、斩切刀、勺子、厨房秤。

麻辣干煸兔丁烹饪方法 图片大全及制作所需厨具设备是网友推荐小编整理所得,是网友的分享推荐,是饮食文化的资源共享,中华美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具体践行,美食麻辣干煸兔丁烹饪制作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

为了保证资料实用性麻辣干煸兔丁制作分享是网友推荐编辑整理了16103条信息中抽取22条信息整理而来,已有4322人次查阅。(中华厨具网 小编感谢大家查阅)

下面麻辣干煸兔丁制作美味诠释、需要材料、步骤、所需要厨具、厨房设备推荐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麻辣干煸兔丁美味诠释:

四川的经典做法,麻辣+干煸 多放辣椒、多放花椒 煸的时候,油多一些,不加一滴水,干煸出来的兔丁质酥香脆嫩,越嚼越香。

麻辣干煸兔丁所需材料:

制作需要主料

鲜兔肉(一只)

制作需要辅料

味精(适量) / 冰糖(4颗) / 八角(2颗) / 草果(1个) / 桂皮(一小片) / 花椒(一把) / 干辣椒(一大把) / 葱白(半根) / 老姜(半个) / 山奈(3个) / 草豆蔻(1个) / 泡生姜(2个)

美味麻辣干煸兔丁制作步骤:

1、鲜兔肉一只。

2、将兔肉切成小丁,切的越小,兔肉越容易入味。(兔头和兔后退留待做卤味)

3、葱姜段、少许盐、2大勺料酒加入兔肉中,即可去腥,又可以让兔肉提前入味。

4、葱姜段、少许盐、2大勺料酒加入兔肉中,即可去腥,又可以让兔肉提前入味。

5、腌制半个小时。

6、准备炒制的调料:葱白半个、老姜半个、花椒(多)、干辣椒皮(多)、草豆蔻一个、山奈3片、桂皮一片、八角2颗。

7、热凉油,油温烧至4成热时,转小火,将除干辣椒外的所有调料倒入。

及以下步骤:热凉油,油温烧至4成热时,转小火,将除干辣椒外的所有调料倒入。 小火慢慢炒,当调料炒出香味后,将兔肉丁倒入。 改大火,迅速翻炒,至肉色变白。 加入生抽(提鲜)、老抽(上色)各适量,冰糖两颗,提味上色。 一勺盐,因为之前兔肉已经码过味了,所以请根据自家口味,酌情添加。 加入干辣椒段。 继续翻炒,小火。一直要炒到兔肉的水分基本炒干,锅中只剩油。切记,此过程一定不能加水。 从泡菜坛子里捞两只泡生姜,洗干净,沥干水分。 当兔肉丁被煸炒的干香干香的时候,就可以将切成小片的泡生姜倒进去了。 一勺味精,炒匀,干香、酥嫩的干煸兔丁就可以装盘上桌咯!

制作美食麻辣干煸兔丁需要炒锅,

美食制作经验总结分享:

1、炒兔肉的时候,油要多一点,因为兔肉本身脂肪少,炒的时候不会出油。

2、泡姜从坛子里捞出时,本身盐味比较重,可以切片后用清水泡一泡,就不会太咸了。

3、干红辣椒、花椒的量稍微多点,产地又比较正宗的话,炒出来的兔肉必定是超级麻辣、超级过瘾!

4、其他香料可选择八角、山奈、桂皮、草果、草豆蔻什么的,但一定不要太多,每样1——2个,放多了会夺味。

5、兔肉比较嫩,所以可以不加水,基本靠多油 小火 煸炒 耐心,就能非常容易的炒熟了。

6、兔肉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肉类,想吃肉又担心长胖的童鞋可以放心吃。

7、 兔肉可炒、烤、焖,还可红烧、粉蒸、炖汤,如椒麻兔肉、粉蒸兔肉、麻辣兔片、鲜熘兔丝和蘑菇一起煲汤来喝。

8、兔肉和其他食物一起烹调会附和其他食物的滋味,遂有“百味肉”之说。

9、主治气血不足或营养不良症的兔肉补虚汤的做法是:将兔肉120克洗净后加入党参、山药、大枣各30克,枸杞15克,水适量,蒸至兔肉熟透即成。作菜佐餐服食,每日2次。

经由过程中华厨具网网友为您分享麻辣干煸兔丁的做法,您是不是已学会麻辣干煸兔丁烧制步调和所需时候,调料搭配?经由过程我们的手把手教会您怎样做麻辣干煸兔丁,您肯可以将麻辣干煸兔丁做的即营养又好吃,赶快步履吧,为您和家人烹调一份甘旨可口的好菜吧。等候您为麻辣干煸兔丁菜谱分享烧制功效。

中华厨具网 再次表示感谢,感谢网友的推荐分享,此条美食制作已被人观看!中华厨具网是厨房设备企业大数据平台!欢迎查阅www.chuju555.com

相关厨具产品推荐: 炖汤炉、制冰机切菜机开水器电饭煲 、碗筷 盘子 勺子 叉子等, 以 电热壶 砧板 刀具 菜刀 盘子 餐盘。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