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收以来,湖北出现较大范围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去年12月底,湖北荆门的大白菜、咸宁嘉鱼的包菜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在此之前,湖北天门12万吨花椰菜滞销,秭归24万吨的脐橙滞销。蔬菜、水果丰收本应该是令菜农开心的事儿,为什么在田间果蔬丰盈的时候,菜农却锁紧了眉头?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规划不当,种菜像赌博
记者采访发现,湖北各地蔬菜、水果滞销的原因各不相同,存在自然原因等因素,但有一些普遍的原因促成了蔬菜的滞销。“整体而言,目前蔬菜种植、收购缺乏规划。”湖北省商务厅一位负责人表示。
一些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指导农民种蔬菜水果主要是根据经验,估计一下其他省份、地区种什么,然后盘算一下。但因为气温、雨水等条件往往不可控,这些经验的可靠性并不高。湖北天门市一位农业部门负责人说,“往年南北方气温差异大,每到11月,北方的蔬菜卖完,南方的蔬菜上市,这样正好接上。但是2011年南北方气温相差不大,而且偏热,不少菜便集中扎堆上市了。”
武汉菜商蔡良志说,由于种植只存在一些地区性的规划和安排,在大丰收的时候,不同省份的蔬菜水果收购会“打架”。“像2011年赣南的脐橙成熟得比较早,比湖北提前半个月,而且产量从2010年的50万吨猛增到140万吨,这样市场提前饱和,湖北的脐橙就没了销路。”
有关部门对某种蔬菜、水果的盲目推广、盲目扩种,虽形成规模优势,却没有考虑将来的收购外销和市场供应情况,也是造成滞销的重要原因。天门市张港镇号称“花菜之乡”,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谢茂春说,张港镇及周边地区2010年花菜种植面积为七八万亩,2011年扩大到10万亩。即使在2011年不少农民花菜卖不掉、赔钱的情况下,“2012年的种植面积还是不能减少。”
来源: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