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梅茶园分布不强调联片大片,以保持良好的生态。
上周,本刊报道了被誉为“中国申奥第一茶”的金针梅——一种被茶界名家叶兴渭称为“茶中公主”,还被骆少君等茶专家所称赞的武夷红茶。
能担起申奥品质的茶,要如何制作?来自红茶发源地武夷山的金针梅,又到底诞生在何种环境?本期,本报记者带您探营“中国申奥第一茶”金针梅的生长环境。
“高山云雾出好茶”
碧水丹山成品质基础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说明好茶与良好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来到金针梅的茶园时是早上,武夷山水正笼罩在氤氲的雾气里,山间的烟云似乎沿着轨迹平静静地缓缓行进。
为我们介绍茶山的是武夷山的茶人余广清,他告诉我们,这个茶园的海拔大约800米。“在一定的海拔上,茶叶氨基酸随海拔的升高一起增加,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茶叶有较好的品质和产量。”老余说,大多数名茶都产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高山中,如黄山毛峰就产在黄山景区里海拔七八百米的桃花峰的区域。
海拔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呢?老余介绍到,因为海拔750到1200米的地带,雨多,湿度高,森林密布,土壤疏松肥沃,日出迟,落日早,昼夜温差大,云雾缭绕,水汽交融,多漫射光。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生长旺盛,芽叶壮,芳香性物质含量高,滋味香甜鲜爽。
“金针梅有多处茶园,八成都分布在武夷山保护区的这个海拔范围,洁净的保护区环境和适宜的海拔为金针梅的品质打下了基础。”老余说。
青皮豆变身有机肥
让土晒太阳也增肥力
以前在田间地头常常看到很多长辈搅拌化肥为作物施肥,但要种出申奥茶,却绝对不能用化肥。那么茶树的生长靠什么肥力呢?
老余告诉记者,他们有一整套办法,称为“金针梅耕作法”。光施肥就有三大来源:首先,在幼茶阶段的茶园套种青皮豆。青皮豆的鲜豆可采收销售,更重要的是剩下的植株在土壤中分解后,能解决幼林茶园的有机肥并且有助于改善土壤。此外,为保证金针梅的品质,茶园只用饼肥和草木灰,不施用化肥。饼肥是油料的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残渣,氮、磷、钾养分齐全,草木灰则作为重要的无机肥。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