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农业部和中国科协主办“再论转基因”在线访谈,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科院的三位专家对公众关心的转基因大豆等问题解疑释惑,认为转基因农产品是科学进步的产物,公众不必谈转基因色变。
这三位专家在访谈中表示,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进口有严格把关,发展转基因农业,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负责任的研发,二是规范严格的监管,三是提升公众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介绍,凡是通过政府安全程序审批公开发放的转基因农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并且已在国际上大面积推广种植,因此是安全的。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也都经过转基因农产品安全审查,而且主要用于榨油和作饲料,“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发生任何问题”。
他举例指出,在转基因抗虫玉米中,有一个基因编码的蛋白,通过在鳞翅目虫子的胃里起作用,专门杀钻心虫,不会影响别的非目标虫子,更不会伤害到人。这样的转基因玉米作为食用农产品,也是安全的。
针对公开转基因产品评估审批过程,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基因安全管理处处长李宁解释称,农业部就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审查,一直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农业部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在农业部网站及时公布发放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审批清单,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研发单位、有效期等。
同时,农业部正在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目前,参与安全评审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委员名单、工作规则、转基因行政审批规范等,都已在农业部网站转基因“权威关注”等栏目公开。
关于“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大豆”的说法,李宁援引一位中美生物技术工作组美方官员的话称:“美国人吃的食品中,70%有转基因成份,而大豆和玉米是食品的原料,转基因作物事实上早已进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了。”
有科学家研究认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但公众对此提出质疑。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金芜军认为,科学家的研究是秉持严谨和负责的态度,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做出评价。
来源:财新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