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一篇题为《矿泉水协会秘书长:瓶装水老板不喝自家生产的水》的报道被媒体疯狂转载,“九成瓶装水不宜长期饮用,企业负责人不喝自家水”的观点更是引发舆论哗然。蒸馏水、纯净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在文章中被一一点名,与舆论鼎沸相反的是,国内各家饮用水企业却出奇一致的保持沉默。瓶装水到底还能不能喝?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6月7日,昆仑山在其官方微博(@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上连发三张主题为“再见了,假矿泉水!”的海报,直接回应《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再度揭露瓶装水真相。与此同时,昆仑山还在北京、广州等地的社区开展了主题为“是时候升级你的饮用水”活动。一系列动作背后,让人嗅出了不一般的味道,今夏的饮用水市场是否将战火连绵?
“假矿泉水”横行是行业潜规则
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在购买瓶装水时,都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装在瓶子里的水都是矿泉水。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前市场上的瓶装水主要有四类,包括蒸馏水在内的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天然矿泉水。
中国矿联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廖雷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蒸馏水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长期饮用对身体无益。矿物质水就是在纯净水里面加一些矿物质,主要为硫酸镁和氯化钾,就相当于在水里面加入了食盐。企业强调添加矿物质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将本就是一个不足为奇的特征当作卖点。天然水则存在水源被污染的巨大隐患”。
由于天然矿泉水被普遍认为是最适合饮用的健康饮水,很多水企就在产品命名动脑筋,打擦边球,如今年各地纷纷出台的“山泉水”地标,廖雷认为,这其实就是概念的包装和炒作。天然水、山泉水等去掉了“矿”字,就不用接受针对矿泉水的严格审批和检测,在大大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误认为是矿泉水,其实品质千差万别。由于矿泉水的审批和生产标准要求更高,很多企业的水源地和生产标准根本达不到,只能偷换概念。
饮用水升级已刻不容缓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