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异常天气考验中国粮食“十连增”
2024-05-04 03:50    5171 

“今年玉米春播可能会推迟半个月。”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专业合作社社员单玉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如果全年积温不足,玉米产量将会受到不小影响。

据了解,“东北粮仓”正遭受春涝和低温灾害,其中黑龙江省涝情是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农业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10月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气温持续偏低,低温春涝“双碰头”,给春整地和适期播种带来严峻挑战。近日,农业和水利部门就此密集召开专题会议,并派出多个专家指导组到东北主产区开展保春播技术指导工作。

记者在吉林采访了解到,进入4月,吉林省已迎来两场明显降雪,省内多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土壤过湿,春涝严重,加之气温低、土壤化冻慢,致使全省今年备耕、春耕生产进度明显偏晚。

“今年东北的春播延迟已成定局,大约会在10天至15天左右,这样的春涝和低温天气50年、60年来都是罕见的。”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李惊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粮食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后期还得看有效积温,尤其是关键生长期的天气情况。

李惊涛介绍说,东北第一、第二积温带主要种的是中晚熟的玉米品种,受春播延迟影响,早熟品种的播种面积可能增大。中晚熟品种每公顷产量在8000公斤至10000公斤之间,而早熟品种每公顷产量仅为7300公斤至8000公斤,两者产量相差20%左右。

与此同时,北方11个冬小麦主产省中有10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陕西省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截至4月18日,全国冬小麦因旱受灾面积393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378万亩。此外,全国小麦病虫害较去年同期增加45%,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麦病虫害将加速发生蔓延。

在河北省,19日开始出现持续大范围雨雪天气,4月飞雪在河北气象历史上并不常见。记者在当地了解到,目前河北省小麦正值拔节期,中南部麦区已进入拔节后期,即将进入孕穗期,是对低温冷害最敏感的时期。持续低温,轻则冻伤叶片,重则影响小麦抽穗,造成减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