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社科院:粮食供求新格局已经形成
2024-05-04 03:50    6520 

昨日,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在郑主办了一场2013河南粮食行业春季高峰论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耿明斋等专家学者就粮食供应、土地保障等做了探讨。

粮食

国内紧平衡可能是长期态势

李国祥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日常生活中奶制品、肉、鱼等消费品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粮食消费量正逐年递减。

尽管近年来我国人均消费粮食减少了,但粮食供求关系新的格局已经形成,国内粮食供应与需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他分析,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12亿吨,除去净出口的200万吨,国内当年新增粮食供给量5.1亿吨。当时,粮食市场明显过剩,引发粮食价格1999年后多年低迷、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粮食年消耗量明显低于5.1亿吨。到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9亿吨,同时进口粮食超过7200万吨,新增粮食供给超过6.6亿吨,但是粮食并未出现明显普遍过剩。

土地

农村宅基地自由买卖有必要

论坛上,耿明斋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种粮“争地”的情况必然会出现。这就要求我省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保粮食的问题。

他认为,农村的宅基地浪费了一定的土地,但在将这些宅基地转变成可耕地的过程中,并不能够违背农民的意愿,让大家都迁徙到大中城市中去。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制订一套让农民自愿到新型城镇中去发展,又不回农村继续建造房子的好政策。这个事情如果想做好,就应该实施农村宅基地的自由交易。

一旦农村的宅基地可以买卖了,便会增加农民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也给了农民进入到新型城镇中去生活、生存的资本。(陈清利)

来源:河南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