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份以来,国内小麦市场持续维持政策性小麦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每周投放量保持高位水平,而终端需求不旺,供需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麦市一直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目前多数市场主体不看好后期行情,但笔者认为随着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小麦后期行情仍存一线“升”机。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关注点:美麦入侵区域性供需差异生产病虫害
1、美麦入侵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3月末usda季度库存报告公布后,美麦价格出现自2011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小麦进口优势再次凸显,进口成本出现新低。据中华粮网监测,4月12日5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90.5美元/吨,合人民币1816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502元/吨,较上日涨42元/吨。而目前国内江苏产红麦到广东港价为2630元/吨,到福州港口价为2610元/吨。从下图不难看出,自今年2月中下旬以来,美麦的进口优势持续存在。
进口成本与国内小麦价格大幅顺价引发国内企业积极购入美麦。据悉,中国于4月4日采购了14-16船美国小麦,船期为6-12月。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我国共进口美国软红冬小麦18.7万吨,不足本次所签订进口合同量的五分之一。另外,据海关统计,截至2013年2月份,我国12/13年度小麦进口量为212万吨,3-5月到港量75万吨(为3月初进口的美麦、澳麦、加麦),本年度进口总量将达到300万吨左右。
进口美国软红冬小麦数量增加,主要会影响南方市场对国产红小麦的需求。江苏和安徽地区是我国红小麦的主产区,来自南方的外运需求减少,苏皖地区的新季红小麦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据了解,此次我国进口美麦预计自下半年起分月到港,将转做临储轮出,不会直接集中流入国内市场,根据其进口小麦时间和最终流入市场的方向来看,对当前小麦现货市场影响或有限。
2、区域性供需矛盾显现
来源:中华粮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