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粮食直补要充分体现“有劳有得”
2024-05-04 02:26    4510 

我国粮食直补上的“均贫富”一直是广受社会各界诟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最近,四川省试点调整粮补政策,实行“有种有补”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现行按承包地“账面”发补贴的方式相比,新政策实行“有种有补、无种无补”和“谁种粮谁受益”,对没有种植粮食的农户不予补贴。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我国13亿多人口,每年粮食消费量在11000亿斤以上。保证95%的粮食国内自给,是我国的战略方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界年粮食贸易量仅在4000亿吨左右,中国即使进口5%的粮食,就要占到世界粮食贸易量的7%左右。鼓励农民生产粮食,尽可能保证国内粮食自给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出台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是非常明智的。

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粮食生产的突出特点,是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自然灾害风险大、收益低。种粮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外出打工几天赚的钱。现在2.5亿多“农民工”离境背乡打工,与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下不无关系。如果不对种植粮食作物给予一定的补贴,长期处于低效益,甚至亏损状态下的农民是断然不会在种植粮食作物上吊死的。近几年出现不少地方粮田荒芜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问题。

对种植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实行补贴,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占全球粮食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第一粮食生产大国——美国农民的收入40%来自农业补贴。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左右,主要以农场为单位进行粮食生产。平均每个农场经营400英亩左右的耕地,两三个人一年就可以生产上千吨的粮食。农业生产如此发达的美国都对农业生产实行高额补贴,何况人多耕地少的我国?实践证明,没有国家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适度补贴,就不可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