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我国冬小麦产区4月份降水量为正常值的83%,平均气温低于正常值1.1摄氏度。
由于清明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各主产省的气温均下降到往年正常值以下,而降水状况各地差异较大。
具体来看,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气温分别比正常值偏低0.3摄氏度、2.1摄氏度、2.6摄氏度、1.0摄氏度和1.0摄氏度,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57%、38%、92%、10%和119%。
整体来看,降水量较前期增加和气温下降有助于保持土壤墒情,对冬小麦后期生长有利。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反映,冬小麦返青苗情是近5年最好的一年,目前一、二类苗比例为87.2%,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比冬前提高2.2个百分点,是近5年同期最高值。
从各地信息来看,冬小麦作物状况与去年相比持平偏好。国家防总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北方冬小麦产区大部分小麦长势较好,但陕西关中地区、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土壤墒情不足,冬小麦出现旱情。从总体情况来看,旱情较往年偏轻。
国家防总4月初统计,当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1.1亿亩,低于往年同期2.3亿亩的平均值。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其中西南、西北部分地区旱情较重。目前,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主产区冬小麦已全部进入返青、拔节、孕穗期,冬小麦总体苗情为近5年来同期最好。加之山东等地“棉改麦”使得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幅较大,为今年小麦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陈康)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