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后市:粮食类期货中期弱势难改
2024-05-04 00:06    4377 

近月来,国内粮食类品种期货均呈现弱势下跌走势,玉米、籼稻和小麦期价均持续下跌,其中小麦期货跌幅最大。

从影响价格的基本面来看,主导上述品种价格走跌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供给增加而消费受限是导致玉米下跌的主要原因;籼稻价格下跌主要受廉价进口大米冲击;小麦价格下跌则是国储抛储和下游消费不振所致。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粮食类期货中期依旧弱势难改。

玉米震荡区间将缓慢下移

自2012年12月以来,大连玉米期货震荡走低,主力1309合约较2529元的阶段高点一度累计下挫了100元以上。从玉米基本面来看,国产现货玉米季节性上市、国内养殖业效益持续下降和国产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增长预期较强均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玉米震荡区间将缓慢下移。

首先,国产玉米季节性上市压制玉米价格。从农户的玉米销售习惯来看,每年新粮收获之后,农户均将留存一定粮源等待农历春节后高价出售,而每年4月左右将是农户集中售粮的时期,农民需要资金采买种子和化肥等为春播做准备。而相关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农户手中仍存有一定粮源未售,后期玉米上市量的增加将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

其次,国内养殖业效益有所下降限制玉米需求。近期国内养殖业效益持续下降,企业养殖积极性受到限制,这将影响玉米需求。以生猪养殖为例,自2013年1月下旬以来,全国大中城市玉米批发价格稳中偏强,而生猪出场价却持续下降,生猪养殖效益持续萎缩,猪粮比在3月8日当周更是跌至6:1的盈亏平衡线以下。

最后,国产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增长预期较强。受近年来玉米种植收益较高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2013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籼稻价格弱势难改

受价格较为低廉的进口大米冲击和终端企业收购意愿较低等打击,郑州籼稻期货自2013年2月起持续走低。目前,农户惜售和国储收购对籼稻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国内大米供需宽松,加上价格低廉的进口大米挤占籼稻下游消费空间,籼稻价格弱势难改。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