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后损失惊人,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中国的粮食损失浪费每年达1200亿斤以上,仅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就足可以养活2亿人口。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透露,根据国家粮食局这几年的调查测算,我国粮食产后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再加上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保守估计约有500亿斤,两项相加每年浪费就达1200亿斤。
“1000多亿斤粮食啊,要把它生产出来是多么的艰难!”他同时透露,国家粮食局将组织一个机构调研粮食浪费环节状况,并出台治理措施。
“我国的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任正晓解释说,农户存粮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此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此外,在企业的运输和仓储环节,由于粮食物流方式落后造成的残留抛洒和仓储条件差造成的损失超过150亿斤。另外,由于消费习惯误区,老百姓追求精细粮食,因此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过度加工每年造成口粮损失达130亿斤以上。这些环节加起来就造成了700亿斤的损失浪费。再加上最近被热议的家庭、食堂、宾馆饭店等“舌尖上的浪费”,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保守估计粮食总量在500亿斤左右。
“杜绝食物浪费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武维华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九年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粮食及其副产品的浪费也非常严重。据测算,在消费群体中,大学食堂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1/3左右。而全国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来源:人民政协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