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58957万吨,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2011年以来,我国玉米、大米和小麦三大主粮开始净进口,且增幅巨大。预计未来我国将更加灵活理性地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粮食供给。2013年,主粮净进口趋势不会扭转;对国际市场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国内粮价将稳中趋强。具体而言,2013年,玉米价格将窄幅震荡,先强后弱;小麦价格仍将高位偏强;早籼稻价格区间在1.32-1.40元/斤。
2012年前11月玉米进口量同比增317.4% 将更灵活运用进口调节储备
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在玉米增产的同时,进口量也大增。据农业部网站数据,2012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量494.2万吨,同比增317.4%,超过2011年175.3万吨的进口总量。
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认为,目前几百万吨的中国玉米进口量,无论是对于国内2亿吨左右的总产量,还是全球0.9-1.1亿吨左右的总出口量,并不算大,对国际和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冲击较小,但其信号意味更强。
分析今年我国玉米进口大增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直接原因是我国对玉米进口政策思路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我国玉米消费需求,特别是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
新湖期货分析师李延冰认为,国家2012年在储备思路上的改变是玉米进口明显增加的直接原因。国家更加重视利用进口扩充储备。王娜认为,进口玉米主要用来充实储备,而增加储备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通过调节市场供需关系,达到保持价格稳定的目的。
而在玉米增产、进口增加的情况下,却还面临供需紧张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玉米需求的强劲增长。作为玉米消费大国,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二者合计占到85%以上。随着国内养殖业及深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国内玉米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将继续明显增加。
来源:新华08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