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2012年12月份,国内玉米行情有所回暖,主要体现在东北玉米基本稳定,而华北玉米开始上涨。受此影响,南北港口行情稳中趋强,而南方销区到站价稳步提升。养殖利润增幅明显,主要归因于假日需求提振,这或带动饲料行情走高,而玉米深加工则因需求清淡而维持弱势运行。
东北水分较高难有明显起色
2012年12月份,东北玉米产区天气正常,尽管不时的大雪天气影响玉米上市进度,上市总量较11月份有明显提升,但相比2011年依旧缓慢。据市场信息,目前净粮折干收购价:黑龙江为2040~2100元/吨,吉林多在2150~2200元/吨,辽宁及内蒙古为2230~2280元/吨,均较2012年11月末上涨10~20元/吨。
分析东北玉米价格难有显著起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种植成本较高,而市场价格难以被农户接受,惜售心理较广泛存在;另一方面,尽管处于企业年终备货期,但因深加工产品消费低迷,企业收购日趋谨慎,水分较高也使行情难以明显走高。
华北质量较好市场行情看涨
相比东北地区平稳的市场行情,华北玉米在2012年12月份环比上扬。据市场信息,目前河南低水分玉米收购价已升至2200~2240元/吨,山东2360~2420元/吨,河北2220~2260元/吨,月环比上涨20~40元/吨。
分析认为,导致华北玉米价格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分、高质量玉米的市场流通量显著减少。2012年新玉米上市以来,华北玉米以其“低水高质”享誉国内。但因市场对华北玉米“霉变率高”的心理阴影依旧存在,而2012年12月份的雨雪天气不利于玉米有效降水,后期极易出现“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市场格局。
销区到货减少价格稳中有升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