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田地里的萝卜、黄瓜,随手采摘下在衣服上蹭蹭就可以下肚子,清香无比;地里的空心菜还开出漂亮的喇叭花,菜叶用开水烫后,猪油一拌,美味无比。”福州市民陈小姐说,如今的蔬菜很难吃到儿时的味道了。
记者连日采访了解到,品种的改良、环境的污染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使蔬菜逐渐失去其本味。昨日,记者探访南平的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发现有不少蔬菜种植户在努力寻回蔬菜的本味:用农家肥让蔬菜自然生长,尽量不用大棚种植,基地选在不同海拔高度,根据不同温度来种植各种蔬菜……
【基地探访】蔬菜基地设在奶牛牧场附近
“突突突……突突突……”一辆辆拖拉机驶过,路人纷纷捂着鼻子躲避。在南平市享通生态园的洋头村蔬菜基地里,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蔡永建说,这是拖拉机在给蔬菜基地运送牛粪。“牛粪闻起来臭,却是蔬菜的最爱。”蔡永建回忆说,农民最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就是挑着粪去给蔬菜施肥。目前在闽北,不少农民还是这样施肥。用牛粪种出的蔬菜,比用化肥种出的更好吃,菜味也更浓。
记者看到该基地成片绿油油的蔬菜在风中摇曳,而菜地里同样是一层层绿色的苔藓。蔡永建指着这些苔藓说:“这就是农家肥。”在该基地,记者看到每隔20米就有一个牛粪发酵池,工人把牛粪倒进池里,然后让牛粪自然发酵。
随后,记者来到一片更先进的蔬菜基地——享通生态园位于南平市南山镇村尾村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菜地垄间有很多条沟渠,每条约半米宽的沟渠中流动着绿色的液体,乍一看以为是灌溉用的水长出了苔藓。
“这不是灌溉的水,而是液体肥料,和在土壤表层看到的固体渣肥都是由牛粪发酵的农家肥。”说到这块基地的农家肥,蔡永建指着400米远的山丘上的一个厂房说道,“那是我们自己的奶牛牧场,牛粪进入固液分离机后,分解成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液就是液体农家肥,通过管道运输至田间地头的沟渠中。最下层的沼渣则堆在路边自然发酵,在播种前作为基肥撒在地表来‘肥地’,保证土壤的肥力充足。”
牛粪比猪鸡鸭粪更绿色
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