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运行产能续降,库存小涨,但逻辑未被破坏。2017年11月9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为174.3万吨,较11月6日小增0.4万吨。库存是供需关系最直接的表征,从供给端看,smm数据显示,2017年10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日均产量环比9月分别下降42万吨、0.11万吨,实现“双降”。在日均产量已确认下降的背景下,库存超预期“难降”从侧面反映的是需求的超预期走弱。本周,采暖季错峰生产正式拉开帷幕,按最保守测算,仍将影响超过120万吨电解铝产能,电解铝供给将进一步收紧,但需求目前来看,只能定义“被延后”,我们认为,“去产能→去产量→去库存”的逻辑链条短期并没有被破坏,中期更没有被破坏,依然在逐步传导。
铜:进口铜精矿市场依旧平淡,tc报85-93美元/吨,较上上周持平;lme week落下帷幕,总体上矿商对于2018年长单benchmark的预期多保持在80-85美元/吨水平,炼厂则预期在85-92.5美元/吨水平。下游开工率方面,smm调研数据显示,10月份铜杆企业开工率为 72.43%,同比增加0.58个百分点,受下游电线电缆以及漆包线等消费领域表现不佳影响,环比下降2.41个百分点。
锌:锌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内矿山仍受环保、安全检查等影响,产量增加有限,加之进口矿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进口锌精矿货源较少,导致供应偏紧;②进入11月份,冶炼厂检修基本全部恢复,主要冶炼厂开工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③冬季将至,冶炼厂冬储陆续开始,整体增加了锌精矿的需求。预计随着冬季来临,叠加需求逐步有增,短期锌精矿加工费或将继续走低。
宏观“三因素”总结:10月中国cpi同比1.9%, ppi同比6.9%,四季度年末基数效应显现,预计ppi将呈回落态势;美国非农数据虽不及预期,但表现仍不俗;欧洲;英国“脱欧”谈判难题仍旧难解,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存。但总的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依然较好,国内采暖季限产即将落地,将对生产资料价格带来支撑,同时考虑到偏平的经济走势,预计四季度宏观经济仍将平稳运行,全年预计保持在6.7-6.8%区间,基本金属消费仍具有较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来源:中泰证券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