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广西蔗区:糖厂“酒精废液
2024-05-02 06:00    1700 

新华网南宁3月8日报道:(记者覃星星)记者3月7日在广西蔗区采访时发现,昔日糖厂的“酒精废液”,如今成了蔗农争抢的“香饽饽”。

记者在广西上思县昌菱糖厂看到,蔗农来此购买“肥液”的罐车排起了长龙。现场一位工作人员称,最多时能有200多辆罐车。

“酒精废液”是制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水,曾被视为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广西过去一直采用传统的氧化塘自然氧化法处理“酒精废液”,不仅占用土地,而且一旦外溢,会污染水源和大气环境。昌菱糖厂在没有采用新技术以前,每年花在治理“酒精废液”方面的费用就达100万元以上。

据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杨瑞介绍,他们的科研团队早在1998年就开始学习巴西先进经验,研究使“酒精废液”变废为宝。新技术将糖厂“酒精废液”稀释后,用改造后的废弃油罐车运到蔗田,定量施放,亩喷淋量6至8吨,再用地膜覆盖即可,不需要再增施任何化学肥料。实验证明,“酒精废液”是零污染的“绿色肥料”,不仅能闷死害虫,而且发酵过程中没有臭味散发,可满足甘蔗的营养需要,干旱时还能保水保肥。

在昌菱农场二队的坡地上,村民凌克兴告诉记者,使用酒精发酵液这种“肥液”,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一年下来每亩地可节省近300元的肥料费,甘蔗每亩能增产1至2吨。

李杨瑞说,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糖料蔗产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十年九旱,这种新技术还解决了缺水难题,使播种时间由5月份提前到3月份,延长了新植蔗的生长周期,有利于增加产量。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