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广西:河豚“游走”在市场与餐桌边缘医生建议不吃为好
2024-05-02 01:13    7893 

卫生部已废止“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的规定;工商、食品和药品监督部门仍执行禁止河豚入市规定;医生建议“河豚虽美味,但还是不吃为好”

合浦县一名男子在饭店吃了河豚后身亡,其妻遂向饭店索赔。因尸检结果未能证明是河豚“造孽”,索赔没有结果。虽然“河豚有毒”,可在北海吃河豚却屡见不鲜。

吃完河豚身亡,不知由何引发

今年春节前,合浦的韦女士向本报投诉称,去年9月2日,她丈夫在合浦县城一家饭店里吃午餐时,与朋友一起吃了该饭店的招牌菜——龟鱼(当地对河豚的称法)。两个小时后,她丈夫去上卫生间时跌倒,结果不治身亡。韦女士认为丈夫是食河豚中毒导致的,遂向经营河豚的饭店索赔。

事情发生一个月后,韦女士丈夫的尸检鉴定结果是死于冠心病。饭店因此拒绝赔偿。

韦女士认为,国家明令禁止河豚流入市场的,“如果没有河豚出售,我丈夫也不会吃,可能也就不会死亡。”2月3日,韦女士认为,经营者和执法部门更有责任,明知道不能经营,难道也没有人管?”

记者在北海工商部门、食品和药品监督部门采访时,这两个部门均称,在市场上没发现有人销售河豚;在饭店也没发现有河豚当菜卖。

虽然规定没了,仍然不敢放松

在北海和合浦,河豚的确极少在市场里出现,但当地“拼死吃河豚”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有食客向记者介绍,当地人要是想吃,还是能找到经营“龟鱼”的饭店。一般河豚是不上菜谱的,来吃这道菜的,必然是熟客。烹饪河豚是有专门厨师的,厨师会辨认河豚是否有毒,所以他们才敢吃。据了解,北海及合浦有为数不少的饭店都在悄悄经营河豚。

3日,北海市工商局及北海市食品和药品监督局有关人士均表示,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

据了解,早在1990年11月20日,卫生部便颁布了发布《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该办法第3条曾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可在2010年10月28日,卫生部便宣布废止该管理办法,销售河豚鱼是否违法,也随之让人陷入猜测。

虽然卫生部的对禁止河豚上市的规定没有了,可对工商、食品和药品监督部门来说,那根紧张的弦还在绷着。北海市这两个部门的有关人员说,他们依然执行着禁止河豚流入市场的规定。

河豚品种甚多,还是不吃为好

北海水产专家阎博士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河豚养殖在国内已经开始很多年了。10多年前,北海也曾有公司养殖过河豚。他认为,河豚先天含有毒素,“国内多年来严格管控,一直没有放开河豚鱼市场”。

市场解禁没有明朗化,河豚仍然在人们的餐桌上徘徊。阎博士说,事实上,在江苏和大连等地都在发展人工养殖河豚。

一位曾在北海海产品加工企业工作过的技术员介绍,并非所有的河豚都有毒。这就是为何有人吃了一辈子河豚,都安然无恙的缘故。另一方面,河豚品种甚多,含毒情况比较复杂,其毒性强弱随品种、季节、性别及鱼体部位不同而不同。春季是河豚产卵季节,此时河豚的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的高危险期。

北海人民医院急救室的周主任介绍说,河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可使末稍和中枢神经呈麻痹状态,进而抑制呼吸中枢。食用有毒河豚数分钟后,食用者即可急速发病,一般先感觉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衰竭死亡。潜伏期一般为10分钟至3小时,最长达7个小时。河豚中毒死亡率很高。

为什么同桌吃河豚,也可能有人没事呢?周主任说,这是根据食量大小,或者各自的体质差异而不同的。他建议:“河豚虽美味,但还是不吃为好。”(冷海)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