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深夜,一养猪户从人民中路食肆收集了潲水。2011年12月4日摄。
在白云区的一养猪窝棚养猪户将一早用三轮车收集回来的潲水运回到窝棚。2011年12月12日摄
在白云区一养猪窝棚,这位养猪户将一早用三轮车收集回来的潲水集中倒在一起。2011年12月12日摄
在白云区一养猪窝棚里,这位养猪户在潲水里加入了一些捡来的蔬菜作为猪食。2011年12月12日摄
在白云区一养猪窝棚里的猪。2011年12月12日摄
“潲水猪”成本比“饲料猪”省近半养猪户为省成本收潲水并自煮潲水喂猪
潲水“产业链”调查
尽管《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明确,餐饮垃圾不能售卖给无证照个人,未经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作畜禽饲料,然而本报记者在上个月近一个月的调查发现,目前酒楼食肆、单位饭堂等私下把潲水交给潲水佬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而潲水佬收集潲水后,大多是运回到养猪场喂养猪只。
记者调查发现:养猪户每月大约花上千元收潲水喂猪,比起只用饲料喂养,成本能节省40%~50%。在利益的驱动下,潲水不仅被用来喂猪,还用来喂鸡和喂鸭。这些“潲水猪”“潲水鸭”通过交易市场流入市面。专家指出,尽管潲水经过蒸煮但质量仍无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猪只亚硝酸盐中毒,若通过私宰途径流入市面,将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此外“潲水猪”还存在破坏食物链的潜在危害。
《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虽然已经通过,但实施时间却一直未明朗。广州市城管委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正在根据《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制定操作细则,目前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大量的餐饮垃圾的处理终端还没跟上。城管人士透露,操作细则及实施方案已经成稿,但还要走征求意见等程序,为政策推行更顺利,会选取部分单位酒楼先做试点。
文/记者田欣全杰
摄影/庄小龙
第一部分:潲水收运调查
收运暗访一:晚上10点潲水车满街跑
在人民路上,聚集了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超过20家,也有多个单位企业的员工饭堂,因此,人民路也成为潲水佬收集潲水的一大阵地。晚上10点开始,路上的潲水佬就开始“活跃”起来,从人民北路开始到人民南路,沿路都有一辆辆改装过的三轮摩托车从机动车道上飞驰而过。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