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粮仓转粮商,中储粮挺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2024-05-01 21:12    3908 来源:本网论坛

“大粮仓”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开始施展拳脚要做中国的“大粮商”.

2011年底,中储粮“金鼎”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开始在上海等地铺货,作为中储粮进入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平台,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下称“中储粮油脂”)总经理刘建民表示:“未来五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销售额100亿元,希望能达到10%的市场份额。”

“中储粮在全国主要油脂油料产销区直接拥有大量仓储设施,并且通过委托和租赁等方式利用其他企业的仓储设施储存油脂油料,可以说是目前油脂企业家底最殷实的公司。”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目的为调控食用油价格?

与小包装食用油领域的优势企业益海嘉里、中粮等企业角色定位不同,中储粮的主要业务是政策性粮食收购与保管。一方面与普通央企一样要有盈利考核,另一方面当政府急需平抑物价时,中储粮还必须执行这一任务,在盈利与执行政府任务之间如何平衡,成为中储粮进军下游业务必须解决的难题。

而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中储粮进军下游零售市场,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配合政府对食用油价格的宏观调控。

由于历史原因,相对玉米、小麦等粮食市场的国家储备,在2008年之前,政府并没有特别注重对大豆粮油等的储备,而这一结果造成我国油脂市场严重依赖外资,包括价格管控在内的食用油安全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并已控制了我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每年消费的2000万吨食用油中,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

这一形势在去年cpi走高、发改委约谈包括益海嘉里等在内的四大粮油企业平抑油价时显得尤为严峻,“由于大量终端掌控在外企手中,调控时效受到影响,约谈等手段并不能直接起作用,而中储粮进军终端零售市场,至少能成为国家调控食用油价格、对抗外资力量的执行主体之一。”上述人士表示。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