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顺龙
2011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以“打造金强川设施农业长廊”为目标,全面实施“2411”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即全镇户均建设2座温棚、户均种植4亩高效农业、户均输出劳动力1人、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
为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华藏寺镇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坚持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蹲点抓、农技人员分片抓、村组干部上门抓,做到组织措施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政策资金到位、技术服务到位、产品营销到位,使协会种植户与龙头企业联动互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领导、责任、任务、措施落实。将结构调整列入年度考评,督促镇、村两级干部沉下身子抓落实,确保进度和效益的发挥。落实工作责任,分解下达指标,实行周督查、周安排、月通报,强化督查、查找问题、通报后进,及时整改,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责任、人人受监督、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工作局面,不断提升结构调整水平,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华藏寺镇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按照“科学规划、基础优先、产业支撑、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在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土壤、光照、水电路等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四大片区”布局和“2411”结构调整的思路,编制完成了设施农业“十二五”规划。同时,组织编制金强川经济核心区华藏寺镇规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实施农业结构调整。2011年全镇新建日光温室669座1538.7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474座2984亩,其中红提葡萄温室428座,蔬菜温室1046座,建成300亩以上日光温室集中连片示范点4个,100亩以上日光温室集中连片示范点5个。通过农业结构调整,2011年日光温室总收入达93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8.9%,户均增收2187元,设施农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