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湾货轮停靠在“集散基地”东面的东山口岸装卸水产品。
中新网东山1月4日报道:(谢汉杰)新年伊始,记者步入国台办批准设立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只见厂房、冻库、办公楼林立,公共保税仓、国际商务大楼、保税培训中心等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靠泊口岸装卸台杂货、水产品的一艘艘台轮更是引人注目。
然而,4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秃岭,垃圾成山。谈及这里的变化,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林素兴一语道破其快速发展的“奥秘”:先行先试筑平台,“台球”越打越精彩。
东山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对台区位优势突出,对台合作基础较好,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2007年5月18日,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
据规划,该集散基地占地3000亩,包括建设大澳国家中心渔港、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水产品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轻工业园等五大功能区,将建成一个集水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多功能的辐射闽、台、粤、浙等省市的水产品区物流中心。
为加快基地开发建设,东山先后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进行公路、供电、供水、渔港、码头和填海平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700万元的国家中心渔港己建成交付使用,规划用地450亩、总投资5亿元的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也己建成水产品交易大厅、水产品干货交易区等项目,今年3月将交付使用。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台商、外商携资金、技术纷纷进驻,投资兴业。至今,20多家台资、外资和民营企业已在基地内落户,其中总投资6亿多元的勋源、茂源、乐兴、博广等14家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已建成投产;23家台湾企业和大陆20家企业已入驻公共保税仓,从事闽台水产品贸易。
来到由外商与东山海魁集团合作兴建、获得海关批准的东海岸公共保税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加和介绍说,保税仓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415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建设仓储量11万吨的冷冻库,仓储量8万吨的通用仓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