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业发展面临更高要求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自贸区不断推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更多贸易便利化现象,双方投资也将不断增加,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的流动将因竞争不断加快,推动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中国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国际竞争,对部分尚未完全做好思想准备的中国企业势必带来压力和挑战。
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窗口城市,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也是南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时刻。面对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市场环境,本地企业如何运筹帷幄才能脱颖而出?这不仅要了解和精通自贸区的规则和商务渠道,同时还要制订既适应国际化市场标准又符合本地区、本企业开发东盟市场的战略计划和经营计划。只有这样,南宁的本土企业才能更主动、有效地参与开发东盟市场,否则只有错过时机。
广西企业的发展如何适应不断跳跃性加速的国际化市场进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东盟;既属于广西,也属于全国。广西面对的机遇可能更好一些,挑战也可能更大一些。一方面要面对东盟自贸区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另一方面,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开拓,也不断吸引着广西周边省市以及北京、上海这些国内一线城市的企业加入竞争行列。南宁作为广西面向东盟市场的门户,不仅需要跟国内一线市场的标准接轨,更需要努力与国际市场标准保持一致。
南宁企业如何适应不断跳跃性加速的国际化市场?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上,必须要有足以实现企业构成国际化竞争力的战略理念与执行力量。利用整合行销传播理念,不断整合优化企业资源,在企业与客户间建立有效地双向的沟通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在战略伙伴的选择上,必须要与具备国际化整合行销服务水平的机构与组织合作,共同完成企业的资源与战略策略的优化与部署。
谁能为广西企业创造这样的力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