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报道:2011年,中国经济由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经济政策、资本市场、企业经营、民生社会都发生了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变化,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中新社从中择取十大新闻,以此记录即将过去的2011。
经济增速回落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前三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分别为9.7%、9.5%和9.1%。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9.2%左右,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预计明年中国gdp增长8.9%。
外贸破3万亿美元
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之际,中国今年前11个月的外贸总值超过3.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增长超两成,但贸易顺差逐渐收窄。欧美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中国出口需求,出口恐难再作经济增长发动机。
铁路投资缩水
中国铁道部部长盛光祖透露,2011年全国铁路预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90亿元人民币,明年铁路基本建设安排4000亿元。2008年到2010年,中国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分别为3300多亿元、6000多亿元和7000多亿元。
物价走出抛物线
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从1月份的4.9%逐渐攀升至5月份的5.5%,7月份达到6.5%,继而逐渐下挫至10月份的5.5%,11月份已降至4.2%。1到11月,中国的cpi平均增速为5.5%。
粮食“八连增”
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纪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今年,多国粮价暴涨暴跌甚至由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中国实现“八连增”,对本国农民增收、稳定通胀预期,甚至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粮价都具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微调
12月5日起,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首次驶离“上调”通道。在此之前,自2010年起,中国曾连续12次累计上调600个基点的准备金率,并5次加息,以回收流动性、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期间,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高利贷问题频生。
房价拐点或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