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产品,小麦价格一直较为平稳,今年小麦以1.01-1.05元/斤开秤价格高开,但麦农惜售心理严重。年关将近,麦农手中的小麦卖了吗?他们到底在等什么?24日,记者来到德州市齐河县胡关镇的小麦收购点,这里非常冷清,很少有麦农过来卖小麦。“不仅仅是齐河县,山东其他地区的麦农惜售小麦的状况也都非常普遍。”常年在山东地区收购小麦的中间商傅志军告诉导报记者。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麦民惜售心理可以理解,但不能盲目惜售,否则会面临亏损的危险。政府则应合理引导麦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规律。麦农两难的观望心理对于德州市的麦农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德州市粮食局的相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虽然去冬今春德州市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灾,但由于政策到位,今年全市小麦生产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小麦播种面积711.48万亩,比去年增加42.59万亩,增幅6.37%;单产512公斤,比去年增加10公斤,增幅1.99%;总产364.12万吨,比去年增加28.22万吨,增幅8.40%。导报记者在胡关镇的小麦收购点了解到,小麦的收购价格为1.05元/斤,如果有外地客户急着收购小麦,有时也会提高到1.055元/斤。但麦农一般不直接把麦子卖给收购点,而是由“二道贩子”收购,价格大概是1.035元/斤。
今年小麦收成不错,价格平稳中稍有增长,可麦农却高兴不起来。
家住齐河县潘店镇马庄村的村民马三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地为例,化肥需要100元,机耕需要50元,收割需要70元,农药需要30元,再加上播种、抗旱等项目,种一亩地成本近300元。今年收成比较好,一亩地能收900斤左右小麦,除去成本,利润很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