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玉米上市开秤价格2200元/吨,比去年开秤价格每吨提高480元人民币。”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说,今年全国玉米大丰收,根据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玉米产量将达1.825亿吨,可如今价格不降反升,反映中国玉米供应偏紧格局已经形成。
企业提价收购刺激价格走高
吉林省是中国玉米主产省份,多年来玉米商品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2011年该省玉米产量将达265亿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全国粮食总产有望迈上5500亿公斤的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单产和总产均将再创历史新高。
从吉林省的情况看,今年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高,新粮开秤上市后价格虽然呈下行趋势,但整体运行区间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专家认为,深加工企业库存不足,企业提价收购,刺激了玉米价格走高。目前省内收粮的主体就是长春大成集团、中粮生化、嘉吉生化等深加工企业,还有个别的饲料企业和零散贸易商,深加工行业掌握着市场定价权。
丰收与涨价并行。吉林省松原市粮食局副局长高兴国认为,成本推动是涨价的最重要原因。松原市宁江区善友镇善友村支部书记李军也表示,今年平均每公顷包地费增加500元,化肥涨价增加成本140元,雇工成本增加200元,粗略计算每公顷就增加成本840元,如果玉米折干粮价格卖不上2元/公斤,恐怕就没什么账算了。
库存紧张消费量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国内粮食领域流动性过剩,国家持续提高粮食托市价格,强化了粮食生产者、加工商和经营者对粮价上涨的预期,一些粮食加工经营商增加储备、待价而沽,甚至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减产时入市抢购,人为地渲染了粮食市场供求紧张关系,加剧了部分粮食品种过快上涨。
今年虽然全国玉米大丰收,但库存状况依然紧张。据了解,今年中国已经从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了400多万吨玉米,目前已经全部进入储备。国际方面,今年美国玉米的产量较去年继续减少,库存消费比上一年度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全球玉米供应形势也呈紧张局面。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