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贝因美“伪高新”真相:96%专利权与食品无关
2024-05-01 14:53    558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继10月19日、10月20日 连续刊登《贝因美补税近6千万1.4万流通股东成 “替罪羊”》,《贝因美补税“地雷”恐炸第二波 藏5000万黑洞》两篇报道后,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曾经在ipo路演中宣称“已掌握多项与婴幼儿食品相关的关键技术”的贝因美,其获得的发明专利中仅一项与食品相关,其余均为产品包装盒、展示架等的发明专利。

公司不仅“冒充”高新企业,享受了3年所得税优惠 (税款已被审计署追回),在眼下进行的新一轮高新企业认定中,贝因美仍未达到高新条件,申请可能触礁。至此,贝因美今年4月份登陆中小板时,向投资者发出的“贝因美已建立同行业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保证充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储备”等信号,已然成了忽悠。

昨日,贝因美股价又创新低,自公司曝出“补税门”事件以来,股价已下跌了22%。而面对“拿流通股东充当替罪羊”、“二次补税”质疑,上市公司竟然完全沉默,没有任何解释和回应。

ipo路演董事长忽悠技术研发

9月29日,贝因美公告称,审计署认定公司在2008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条件不符,要求补缴减免的所得税款约5893万元。

作为国内婴幼儿奶粉生产的龙头企业,贝因美于2011年4月在a股市场上市,ipo时,公司原董事长同时也是贝因美实际控制人的谢宏向投资者称,“贝因美已建立同行业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公司目前拥有28项专利权、13项专利申请权,并已掌握多项与婴幼儿食品相关的关键技术。”

实际控制人的话音犹在,贝因美随即被审计署查出,公司并不符合高新企业条件,不仅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达标,且申报的发明专利与贝因美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不直接相关,要求退回已经享受的税收减免。

讽刺的是,自称“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且已掌握多项与婴幼儿食品相关的关键技术”的贝因美,在被审计署查出属“伪高新”后,迅速补缴了税款。

于是,市场质疑,贝因美既然不符合高新条件,当初是如何获得“高新企业”资格的?公司竟然还顶着“高新企业”的帽子募集了超过17亿资金。有律师指出,贝因美2008年申报高新资格时,应当知道研发费用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不达标,但最终仍被认定为高新企业,涉嫌在申报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