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可控 多因素助力宏观经济向好
2024-05-15 11:13    4801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2.5%,涨幅创3月份以来新高。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3.6%。多位专家表示,9月份cpi和ppi增速基本符合预期,物价变化总体平稳。cpi有条件保持温和上涨趋势,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油价上行风险仍然存在,但高基数将使ppi同比继续回落。四季度物价水平仍将温和可控,多项利好因素也将助力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称,食品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6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菜、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4.6%、10.2%和6.2%,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55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居住价格上涨2.6%,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1.2%和23.5%,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个百分点。

“这一轮食品价格上涨发生在内外需回落的背景下。近期制造业从业人员pmi和企业招工前瞻指数都出现了回落迹象,非食品cpi缺乏上涨的基础,食品价格上涨难以引起消费领域价格全面上升,cpi总体仍然可控。”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鲁政委还指出,展望第四季度,猪肉价格可能阶段性回调,减轻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原油供需缺口扩大的背景下,油价上行风险仍然存在,但高基数将使ppi同比继续回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在国内需求稳中趋缓、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走低以及ppi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的背景下,未来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

“当前调控政策持续出台,生产侧处于相对平稳的政策消化期。我国供给能力充裕,物价有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对记者表示,伴随各地“六稳”方案不断落地,“转型性”投资将在“补短板”处稳步发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渐凸显。近期汇率市场变化对外贸出口提供了相对友好的环境,整体宏观经济在未来仍将走出稳中向好趋势。(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