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7全球物联网领域大事记
2024-05-15 11:13    6082 来源:人民邮电报

近日,iot.ru对2017年全球物联网大事进行了盘点。2017年,全球物联网领域的大事记重点涵盖工业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5g、信息安全、机器人五大领域。

(一)物联网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gartner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it开支超过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idc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物联网开支超过7370亿美元。企业积极向物联网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通信领域进行投资。 全球应用物联网服务器最多的企业主要来自美国和emea地区。abi research公司表示,2017年提供移动和通信卫星服务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商公司总收入将超过1.38亿美元。2017年新接入物联网的有线和无线端口数量达到6万,2016年为1300万。iot analytics专家在“全球物联网平台”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物联网平台数量超过450个,同比增长了25%。有40多个国家建设了物联网平台,半数平台由总部在美国的公司所建立。berg insight分析师在编制“300个大型物联网项目”清单时强调,300个大型物联网项目的活跃用户超过1.56亿。沃达丰统计显示,使用超过5万个物联网设备的企业数量在近期翻了一番。idc公司表示,2018年物联网技术开支将达到7.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以上。从2017年到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4.4%。2018年数字转型技术开支总额将超过1.3万亿美元。spiceworks公司认为,2018年将有69%的企业应用物联网解决方案。

(二)无人驾驶汽车蓄势待发

2017年上半年,英特尔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以开发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闻名的初创公司事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英特尔估计,2035年,道路上无人驾驶汽车数量将多于传统车辆。拥有自动驾驶仪的汽车将创造7万亿美元的新市场。

2018年,dhl公司将使用自动驾驶货车运送信件和货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lyft打车应用公司正在美国道路上联合测试应用无人驾驶出租车。据估计,无人驾驶汽车将为美国减少因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损失达3400亿美元。

berg insight公司预计,2030年前全球将有大约71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json&partners公司的预测相对保守,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数量将达到3000万辆。

(三)全球加快5g布局

2017年,全球许多运营商加快了对5g的部署,78%的提供商正在对5g进行测试。据爱立信公司调查显示,28%的受访者有计划将于2018年部署5g测试网络。欧盟签署了联合发展5g宣言,欧洲5g将使用694——790 mhz频段,这一频段资源将在2020年前对运营商开放。接受调查的四分之三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公司用于5g服务的开支将高于对4g服务的开支。abi research分析公司预估,通过无线技术,尤其是通过5g技术接入宽带的家庭用户年均增速将达到30%,2022年前,家庭用户数量将超过1.51亿。

瑞银分析师对5g快速全面覆盖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对于大部分提供商来说,网络建设将会是一大笔投资。例如,纽约大都市地区运行的4g基站数量约为1200个,为全区覆盖5g,则基站数量将不得不提高到63.56万个。

但日本ntt docomo、kddi和软银集团等提供商公司对5g部署持乐观态度,他们计划于2023年前在全国启动5g。目前,韩国sk电讯、日本ntt docomo、韩国的kt、中国移动、美国的at&t公司已经进入juniper research编制的“最具前途5g运营商”名单之中。分析师预估,2025年,5g服务收入总额将达到2700亿美元。

(四)全球加大信息安全开支

思科公司在对普通消费者进行调查时显示,90%的受访者不信任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96%的企业和90%的个人希望加大对工业物联网的信息保护,但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消费者并不会放弃使用智能设备。

用户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经常会有一些病毒利用物联网设备漏洞感染目标形成僵尸网络。例如,2016年秋天的mirai恶意软件袭击了多家全球大型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和西欧地区的通信提供商公司。hajime病毒造成30多万个物联网设备遭遇感染。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物联网设备网络攻击次数增长了280%。为此,思科公司、bosch foxconn、gemalto、consensus systems、bitse和chronicled公司联合成立了区块链联盟来应对物联网安全问题。2021年前,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开支将从当前的835亿美元增至1199亿美元。

(五)工业机器人市场蛋糕变大

麦肯锡公司报告指出,2030年前,全球范围内机器人将取代4亿到8亿劳动力。

来源:人民邮电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