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碳卫星获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监测全球植被生产力
2024-05-15 09:52    1563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tansat卫星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2017年7月,上;2017年12月,下)

记者2月28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刘良云团队利用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成功获得了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发射了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从而成为全球第3个可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tansat卫星是“十二五”期间,由科技部立项、中科院负责工程总体、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科学实验卫星计划,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叶绿素荧光遥感就是该卫星的一个重要应用。

tansat卫星的主要载荷——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设有3个通道,其中,在760纳米的o2-a通道的光谱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0.04纳米,能够捕获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对fe(758纳米)和ki(771纳米)两个太阳弗朗霍夫暗线的填充效应,从而不仅能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动态监测,还能高精度反演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尺度叶绿素荧光能够精确估算全球植被光合生产力,结合同步反演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二者协同将能够极大提升全球碳源汇观测能力。

刘良云研究员长期从事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是我国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的开拓者。他领导的团队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结果,能够清晰显示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种植区与东南亚以及12月份亚马逊雨林等区域的植被旺盛的生产力,且南北半球夏季与冬季植被生产力与碳汇能力的动态变化也非常准确。

研究人员将我国tansat卫星叶绿素荧光产品与同期的美国航天局的轨道碳观测2号(oco-2)卫星产品相对比,二者在空间格局、季节变化特征及取值范围、均值、动态分布等高度一致。这表明我国tansat卫星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