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环保部:三大原因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面积灰霾
2024-05-14 10:29    171 

南京、杭州、上海……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日出现大面积灰霾。环保部有关负责人4日分析了造成这一情况的三大原因,预计12月4日至8日,不利气象条件仍将持续,12月8日至11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中南部至长三角地区等气象条件将明显改善。

造成我国大范围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三是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静稳天气条件下机动车尾气排放累积,特别是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对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

长三角地区11月30日空气质量开始下降,12月1日,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中,12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重度污染级别;12月2日,长三角地区空气污染持续加重,盐城、淮安、泰州和南通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上海、连云港、常州等12个城市空气质量持续达到重度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为pm2.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2月1日空气质量开始下降,济宁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石家庄市、邢台市、枣庄市、聊城市和泰安市等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级别。12月2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污染程度持续加重。石家庄、临沂和邢台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济宁、邯郸和枣庄市等16个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处于重度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全部为pm2.5。

东北地区自12月1日空气质量开始下降,哈尔滨市aqi为222,空气质量均达到重度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为pm2.5。

截至12月3日20时,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pm2.5小时最大浓度为291微克/立方米、南京pm2.5小时最大浓度231微克/立方米、杭州pm2.5小时最大浓度213微克/立方米;东北地区的沈阳pm2.5小时最大浓度274微克/立方米、长春pm2.5小时最大浓度221微克/立方米、哈尔滨pm2.5小时最大浓度531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北京pm2.5小时最大浓度153微克/立方米、天津pm2.5小时最大浓度121微克/立方米、石家庄pm2.5小时最大浓度239微克/立方米、邢台pm2.5小时最大浓度394微克/立方米。

这位负责人表示,灰霾污染发生后,各地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公开空气质量信息,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应对空气重污染。上海市12月2日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并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在校学生一律停止户外活动。江苏省环保厅向社会发布空气重度污染预警,南京市启动了橙色预警,组织对工业企业限排减产,严控污染物排放,加强工地控尘措施,增加道路保洁频次。哈尔滨市组织人员全面开展污染源集中监督检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排污稳定达标。(记者 顾瑞珍)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