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进入11月,天津市冷空气活动明显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11月23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这是今年入秋冬季以来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根据预测,今年冬季影响天津市的冷空气较弱,大气扩散条件明显比去年要差。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气温偏高1.3摄氏度,平均风速下降23%,相对湿度增加15个百分点,混合层高度下降28.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我们要全力做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在全面完成2018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基础上,单独制定攻坚行动目标。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3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数控制在10天以内,实现同比改善。”温武瑞告诉记者,为确保完成任务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将强化31项重点措施,重点包括:完成20.61万户农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基本淘汰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采暖期差别化错峰生产,对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以及港口码头实施错峰运输;开展柴油货车、挥发性有机物及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坚持“一厂一策”原则,完成新一轮应急预案修订,妥善应对重污染过程,全力削减污染峰值。
来源: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