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自主创新引路大连重工
2024-05-13 02:19    7508 

近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为其制造的1500宽带热连轧机在莱钢正式投产举行了隆重的庆功表彰暨新闻发布会。为一个项目如此兴师动众,这不仅在刚刚组建3年多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首次,在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原大重、大起也是第一次。曾经为我国重机产品创造过诸多第一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为什么对这条轧钢生产线情有独钟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甲晶一言以蔽之:这条生产线不仅使世界现代化轧钢生产线上出现了中国制造,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在该项目上第一次以自主知识产权,以“大老板”的身份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事实上,经历了大搬迁、大改造、大重组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通过自主创新,近年来在多项技术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跨上了重机行业的高端平台。

改变行业“宿命”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重机业单件、小批的产品结构决定了该行业的微利“命运”。我国有数十家重机厂,计划色彩严重、分工过细,且多数重机研究所又游离于企业之外,使得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产品结构单一,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期以来,与国内其他机械行业相比,重机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最差,利润最低。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总经理宋甲晶在对记者分析国内重机行业现状时说,多年来我们从花钱买现代化到借梯登高,无论是引进技术或合作生产,采取的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多数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后便忙于消化吸收,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足,缺乏二次开发能力。所以,引进的技术很快就过时了,于是又再次引进,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在合作生产过程中,由于只是扮演“打工者”的角色,承担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高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注定了我国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在国际分工中不可避免地被定位在低端,形不成完全自主的产业能力,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不了主动权,导致国产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较高。可以说,我国在合作生产过程中,干的是80%的活,拿的只有20%的钱。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重机行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还是处于一种有规模缺实力、有速度缺效益、有体系缺研发、有单机缺成套的被动局面。

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从“打工者”

到“大老板”,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历史性的搬迁、改造和重组,用数十亿元的投资换来了得天独厚的临港优势、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先进的设计和工艺手段,再加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作为我国重机行业的旗舰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终于站到了高端平台,身价随之倍增。经过多年的资本、人才、技术的储备和积累,目前该集团已经能够与国外大公司乃至过去的“大老板”平起平坐,竞争重大项目总承包资格。德国蒂森克虏伯、意大利班尼利、日本三菱、奥地利奥钢联等世界500强企业都与该公司进行了高层次的合作。

建成风电设备基地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据悉,进入“十一五”后,我国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可达60万kw。但是眼下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力发电机组,国内制造的仅占18%,就是这个18%,还是为国外企业“打工”。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机制造商,美国ge连风电机的齿轮箱都不让中国企业干。我国虽为世界数一数二的风能大国,但风力发电量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

2003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进入风力发电整机市场,引进了当今世界风电行业的主流机型及国际最先进的变浆、变速恒频技术。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公司没有使用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一面对核心技术进行战略性研发,一面尽全力推进国产化供应链的形成,快速建设批量化的制造基地,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齿轮箱、偏航系统、变浆系统、轮毂、主框架等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目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生产的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达到80%,年产量300台的部件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也已建成。集团成为目前国内惟一生产制造1.5mw风力发电机组的企业,使我国风电装备从此告别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快速引进消化,快速规模化、产业化、国产化的成功之路。

翻车设备全部国产化

港口用装卸类翻车设备过去一直由国外企业垄断。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虽然先后为秦皇岛港的前四期工程提供了33台套、总金额4亿元的大型翻车机、堆取料机等设备,但前四期工程都是由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企业实行工程总承包,该集团只是为外国企业“打工”。而在五期和四期的扩容工程中,搬迁改造后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凭借国内惟一的临港产业优势和精良的设备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工程总承包的资格,生产替代进口的大型港口成套设备,而英国的美卓矿机和奥地利奥钢联等国际知名企业只能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打工”。不仅如此,目前港口用的装卸类翻车设备无论是单车、双车还是三翻车,也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热连轧机创三项中国第一

热连轧机是冶金行业最关键的设备之一,被称为重机产品的最高境界。目前国内所有的热连轧机要么全部从国外引进,要么是国外企业总承包与国内企业合作生产。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一无技术专家、二无参考材料、三无核心技术、四无大件热加工能力的情况下,于2003年7月参与莱钢1500宽带热连轧机的竞标并一举中标。该项目从合同签订到达产、超产仅仅用了22个月,创造了三项中国第一:国内重机行业机、电、液系统集成并取得圆满成功的第一个总承包项目;国内应用当今世界最新轧钢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行设计开发的第一套高水平的宽带连轧机组;国内外同类设备制造周期最短的项目。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