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以来,收割机、柴油机、耕整机等刚下线的农机源源不断地从小城汨罗发出,运向神州各地及南亚诸国。经过几年建设,汨罗已奇迹般地崛起为中南地区最大农机生产基地,今年1至9月,该市农机制造业实现产值超2亿元,实现农机出口3000多台(部)。
汨罗市农机生产历史悠久,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创造过辉煌,但由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一度走入低迷。本世纪初,该市采取切实措施,对原国有、集体农机生产厂进行了彻底改制。他们引入民营高科技企业,大量引进民营资本对农机生产企业进行重组、扩容。民营高科技企业汨罗市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改组原市龙舟柴油机厂后,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技改,高薪从国内的专业厂家请来100多名研发专家和熟练工人,开发出一系列经济实用的新型柴油机。只用了2年时间,其产量和销量便跃居全省同类厂家之首。
随之,汨罗市委、市政府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打造一个先进的农机制造基地。市里推出了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农机生产厂纷纷投入资金,加大研发力度。全省第一条年产12万台柴油机生产线,第一条年产5000台收割机生产线,分别在该市建成。为了拉长农机制造产业链,该市又在市区周边规划、新建了20多家农机配件生产厂家。今年初,又在市郊划出400亩黄金土地设立龙舟工业园。今年一季度,省政府确定汨罗为湖南省的农机出口基地。
如今,汨罗农机制造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岳阳市、汨罗市至少有5000人在从事与汨罗农机有关的生产或销售工作。农机的大量生产,也加速了当地的农业机械化进程,汨罗市的机械化村、乡已越来越多。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