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ccc认证001背后之四: 中国空调走向世界的起点
2024-05-10 12:10    2957 

2002年5月8日,全球第一张“ccc”(以下简写“3c”)认证证书被交到了海尔集团空调产品部的手中。这段故事在11月中旬登上了央视财经频道《红色财经·信物百年》节目,激起了一代人的历史回忆。

时隔19年,海尔空调完成了从空调、到空气、再到空间的换道升级,业务也在场景生态的驱动下快速增长,这张昔日的证书为何会被央视再度关注?3c认证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用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现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会长李怀林的话说,这张印有“001”号字样的证书,是中国制造出口海外市场的“通行证”,更是中国空调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中国制造出口从这张证书开始

为了能够尽可能还原当年的事实,采访中求证了参与3c认证的海尔空调员工、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负责人和原国家emc实验室负责人等多方信源。令人意外的是,当谈起3c认证在当年的意义,3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的起点。

那么,3c认证为何能成为中国空调甚至是整个制造业出口的起点?这还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世纪初中国初入wto,整体制造水平、质量管理水平有限,生产的家电等产品并不受外国消费者的认可。用李怀林会长的话说:“那时候欧美、日韩家电是主流,国内消费者都想买进口货,更不要说海外消费者。”

有了3c认证,中国制造的质量管理水平怎么样,就很清晰地摆在国际客户和全球消费者的面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造的出口进程。

央视探厂:讲述3c认证背后的质量故事

为什么海尔空调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张3c认证证书的获得者?这还要从海尔空调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说起。11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走进海尔空调灯塔工厂,见证高质量好空调的诞生,同时揭开了3c认证背后不为认知的故事。

由于缺乏技术背景和实验室等硬件条件,在3c认证中,emc(电磁兼容)测试难倒了各行各业。1998年,海尔空调就建立了全球领先的emc(电磁兼容)实验室,能自己做空调emc测试。可以说,海尔空调早就为2002年的申请认证工作做好了铺垫,提前拿到了3c认证的“绿卡”。

3c认证背后,也是以海尔空调近乎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在央视的众播中,央视主播带领广大网友云监工,亲眼见证一台好空调是如何下线的。就拿决定空调换热效率的冷凝器来说,海尔空调采用内螺纹铜管和换热器铝箔锤压工艺,一张铝箔要经历17万次冲切,保障空调的高品质。相比于普通铜管,海尔空调内螺纹铜管工艺拥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更高,让空调制冷制热更高效。

产品要真材实料,各类测试、实验等质量把关流程也不能含糊。在出厂检测方面,海尔空调实现了ai智能检测,自动判定故障。在海尔互联工厂,一台空调要经历3893条标准考核,经历暴雪、日晒、暴风、大风165项实验才能下线,保障生产的每一台空调都是真材实料好品质。

“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尔空调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板。”李怀林会长这样评价。

以首张3c认证证书为起点,多年来,海尔空调在质量、标准、科技等方面一直在引领空调行业的创新升级。从高品质空调到健康空气,再到空间场景定制,海尔空调如今已率先迈入场景生态新赛道,迎来增长新空间。现在,不光国人买空调等家电时青睐国货,越来越多的老外也喜欢高品质的中国牌。在中国造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在制造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海尔空调无疑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