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除了关注南美大豆产量,北半球大豆种植也将拉开序幕,如果出于种植收益的考虑,农民将选择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播种面积的炒作极有可能推动大豆市场走高。
2011年曾经被预期出现上涨行情的油脂市场终于在震荡下滑中归于沉寂,尽管经历过多次利多消息的刺激,但几大油脂品种如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的价格还是在2011年步步走低。然而从市场供需的基本面来看,2012年全球油脂供给仍然偏紧的格局还没有发生改变,这也为今后的油脂价格奠定了长期偏多的基调。
滑坡的价格
回顾过去一年的油脂走势,市场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来看,分别是去年8月以前的高位震荡和从去年9月出现的油脂价格滑坡。
2011年初,南美大豆受干旱天气影响增产前景不乐观,美国大豆则因播种面积下降供需面也骤然转紧,全球大豆市场供需面收紧预期成为支撑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在国内,市场期待价格限制措施结束后的报复性上涨行情,生产商、贸易商挺价意愿一直很强。尽管有基本面的支撑,但外围的黑天鹅事件却连续袭击了油脂油料市场:去年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带来的核危机曾将市场情绪推向恐惧深渊;美国债务问题和欧债阴云也抑制了做多氛围。基本面支撑与外围市场利空的博弈使油脂市场维持了长达8个月的震荡。
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以后,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悲观情绪成了市场的主基调,基本面因素对油脂油料市场的影响开始退居次席。在全球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下,一方面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油脂油料消费增长预期,同时上调南美大豆产量和东南亚棕榈油产量预估,这一调整几乎使油脂市场的看多情绪灰飞烟灭;另一方面,欧债问题升级、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欧洲国家及银行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等一系列事件令市场避险情绪激增,资金纷纷撤离商品市场,同时美元在避险需求推动下走高,进而打压商品价格,受此影响,国际国内油脂市场运行重心不断下移。
国内供需仍偏紧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