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白菜谨防软腐病
2024-05-07 20:03    5394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世界性病害,是大白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不仅会在田间严重危害,而且会在储藏期间造成巨大损失,导致窖内大白菜严重腐烂损耗。

为害症状 白菜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后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被脚踢倒。大白菜贮存期间,病害继续发展,造成烂窖。 储藏期间感染软腐病的大白菜,从伤口处开始发病,自外部叶片或叶帮基部向里扩展。初期病部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期病部扩大,发展为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有污白色菌脓。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软腐,并具恶臭。菌源是大白菜体内潜伏的软腐病病菌,在储运期间通过与病株的接触及伤口侵入。储藏期间的冷害冻伤,也是病菌侵入的重要门户。储藏期间如缺氧,发病更重。

防止大白菜储藏期间发生细菌性软腐病,应先做好田间防治工作,认真治虫减少病原入侵的伤口 苗期开始防治食叶及钻蛀性害虫如菜青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根蛆、黄条跳甲等,此外,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病害都可能加重软腐病的为害。因此,要做好这些病害的防治。田间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软腐病株后立即拔除,病穴撒上石灰,全田喷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或每667平方米用300克菜丰宁b1加水250升灌根。入窖前先除去病叶,并暴晒1天,使外叶萎焉,减少细菌入侵可能。采收、储运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储窖应先用福尔马林等药剂消毒。如有条件,应调节窖内温度至2-5℃。大窖最好有通风窗,以便于调节窖内温度,并在入窖1-2个月内每隔10-15天翻菜一次,使菜体表面保持干燥,并剔除病菜。(曼萱)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