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奥巴马政府启动了70多年来对美国食品安全法规的首次“大修”。按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5日提出的法规建议,美国水果、蔬菜生产商与食品加工商将普遍面临更加严格的新卫生标准。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表示,此次全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能够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法规体系,这对于过去的“反应型”法规体系是一大进步。新规则将“以科学为基础,不搞一刀切”。比如,在农场生产环节的有关规定,就不针对那些只会在罐装储存或煮熟后食用的农产品。
美国每年约有4800万人因食品污染生病,其中约3000人死亡,加强食品安全系众望所归。此次新的卫生标准长达1200页,涉及从农作物种植到食品加工的每个食品供应环节。规则要求每个环节都需要建立预防性措施。比如,农场应确保农作物不受脏水或动物粪便污染,一些农场为此还要设置防止野生动物的隔离栏。食品加工企业则需要制定和报备包括害虫控制、卫生间标准和工作人员着装标准等在内的一整套卫生措施。
此间媒体分析认为,新的法规建议正式成为新法规尚需几年时间,包括四个月的征询意见期。法规执行后,一些农场还可享受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则适应期。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法规建议主要依据两年前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将构成美国未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主要涉及由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负责管理的食品供应,包括农产品、奶制品和海产品,约占美国食品供应总量的80%。牛肉、禽类和一些蛋类产品由农业部负责。
新法规将大幅增加农场、加工企业以及政府监管的成本。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预计,新法规将使一个大型农场的食品安全成本每年增加3万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新规则实施后,将在五年内增加14亿美元开支,主要用于增配食品卫生检查员。在美国国内政治聚焦财政开支之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增加执法经费非常困难。国会共和党人急于缩减政府开支,一直拒绝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增资。在2010年底审议“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时,不少共和党议员就认为,美国的食品安全基本无忧,小改即可,不需要增加14亿美元开支。因此,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除了继续争取国会拨款,还寄希望于各州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来源:光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