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柑橘产业警报拉响
2024-05-05 19:04    4555 

柑橘黄龙病早在1870年我国的广东汕头市一带就有发生,1920年南非发现黄龙病,2004年巴西、200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2007年拉美相继报道发现黄龙病,最近几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发现黄龙病。

黄龙病的病因原来说是细菌,又有肥害一说,也有说是病毒病、类病毒。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研究所和美国农业部合作,首次完成了广西的黄龙病dna测序,致病菌为类立克次氏体病菌,定位为细菌。最开始黄龙病在非洲叫青果病,印度叫立枯病,台湾叫枯萎病,其实按英语来就是黄梢病。因为中国人发现早,发表文章最早,所以全世界都统称其为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典型的发病症状为叶黄、花畸、果软、味酸、梢短、枝脆、根烂,如果得不到控制,3~5年果园就基本被毁。因为柑橘黄龙病,柑橘产业在我国一直起起伏伏,广东的柑橘产业号称是三起三落,广西也是一样几起几落。江西赣州市的脐橙种植面积为170万亩,占我国脐橙种植面积的44%,截至2014年4月15日,因黄龙病砍树1080万棵,砍树率达15%,在我国出现了“边种边砍,砍了再种”的状况。

以柑橘为主产的地域,都是政府主导力推几十年的结果,农民以此为生,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种植、管理、销售产业体系,比如赣州的脐橙产业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主导的结果。当时规定,凡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种植脐橙,从而带来了赣州整个脐橙产业的发展。而今市场调控更多,果农退改其他产业,种什么、如何种、销哪里都是很大的民生问题。所以,病区改造即砍树发展其他产业,只能局部调整,不宜普遍推广。而综合防控,寻求高效、生态、环保型防治药剂的研发生产并教会农民正确使用,方为彻底遏制黄龙病的有效途径。(农民日报)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