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连江县官坂镇被列为福建“首批省级农民创业园区”之一,绿色生态蔬菜种植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订单农业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出现,官坂也逐渐调整方向,推广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订单农业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以福建绿滋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全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绿滋园630亩的蔬菜大棚每天果蔬产量约3吨,产量大时能达10吨,年均可生产蔬菜5000吨,主要供应福州市场,部分产品远销浙江、上海等地。“手中有订单,心中不慌”的农业新型发展模式的大趋势下,绿滋园也开始探索订单农业。公司经理何尔灿介绍,“绿滋园目前正在同上海等相关单位洽谈合作事宜,计划在上海推广果蔬订单业务”。
何尔灿认为,订单农业省去了其中的购销环节,使农产品的定价更有主动性。价格一般介于批发与零售之间,不仅购买者能享受比农贸市场、商超更实惠的价格,农业企业又能获得比批发价更高的市场回报。同时,点对点的订单生产,又促进农业企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推广有机生态种植。
“绿滋园在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严格按照无公害的标准进行生产,通过自有肉鸽养殖基地,为大棚果蔬提供有机肥料,实现‘种植——养殖’的生态循环模式。”何尔灿介绍。
除农业公司外,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是官坂推广订单农业的另一重要生产业态。以贵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主要发展订单农业,2013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5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2万多元,有效辐射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合作社理事长林协法介绍,贵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成立之初成员只有6户,由于合作社效益好,农户由原来的不愿意参加变为积极要求加入,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户。
官坂镇副镇长吴贺认为,实现订单农业离不开耕地的高效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前提条件必须是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吴贺说。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