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岸后的香港渔民用艺术的方式延续水上人家
2024-05-05 17:15    2609 

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在滂沱大雨中稀稀疏疏的行人如鱼儿一般温吞游弋,让位于香港岛南边的鸭脷洲显得尤为宁静。此时,一场小型艺术展览的开幕酒会正在鸭脷洲利兴街十号港湾工贸中心15楼的一间由旧工厂改造的小画廊由心画廊(gallerywithaheart)中进行。这个名为“静止的流动(stillmovements)”的陶艺作品展陈列了数件暗喻大海的作品,微妙而生动,然而最特别的却是:展览的作者黎海茜,正是香港渔民原居民的后裔。

香港渔民大多已上岸,下一代的根却依然扎在舢板上

在陶艺展上,黎海茜用特别的陶艺技术表达自己承传的渔民文化以及对海洋的独特感情。然而,如果渔民的后裔都做艺术或者其他工作的话,那香港下一代还有渔民吗?黎海茜认为,也许不至于完全消亡,但身边认识的所有渔民第二代的小伙伴们都上岸从事其他工作了;而且为了保育海洋,香港政府于2012年12月31日实施了全面的禁止底拖网捕渔,所有拖网捕渔牌照被回购,受影响的渔民获得一次性的赔偿共17亿,让香港近海的大规模捕捞作业已经不可能,因此水上人家的数量只会更少而不会更多。

以展览所在地鸭脷洲为例,鸭脷洲是一个位于香港岛南边的岛屿,与位处香港岛上的香港仔隔香港仔海峡相望,面积1 .3平方公里。早于明朝鸭脷洲便有居民定居,当时的居民多为居于鸭脷洲大街的渔民,形成较具规模的渔村。在19世纪末期香港仔黄埔船坞落成后更让该区面向香港仔一带的海边发展成为船厂群。直至1985年鸭脷洲北岸,大规模填海计划进行,令不少船厂被迫迁移,以及80年代鸭脷洲村等公共屋村的建成,让不少水上居民迁移到路上居住成为“两栖居民”,鸭脷洲的水上人家盛况才逐渐式微———香港其他主要渔民聚集地的发展历程,大体也不外如是。

如今鸭脷洲岛上大部分地区已被城市化,岛屿北部的海怡半岛、鸭脷洲大街、利东等地以住宅区为主,而岛南亦设小型工业区,本地渔民数量在总人口中占比已小得可怜。转型后的鸭脷洲人口急剧上升,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66755人,曾被《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目前为全球第三)。“近年来香港渔民大部分已经上岸,大约还有1500艘渔船以及4000多渔民。很多年轻一辈都觉得太辛苦,而不愿投身这个行业,使捕鱼业出现青黄不接,现在不少渔工都是从内地聘请过来的。”《静止的流动》展览策展方project a rtist x (pa x )的创办人叶敏中(juliaip)小姐说,“我曾经参观过香港仔的渔船,跟渔民聊过,虽然很多渔民因为工作原因还在船上生活,但其实他们在岸上亦有房子,真真正正完全在渔船上生活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

“上岸的原因是陆上发展机会更多,工作也更舒适稳定,不像颠簸劳碌的海上生活那么漂泊和辛苦。”作为上岸第一代的后代,黎海茜认为人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渔民总是凌晨出海打渔,甚至冒着惊涛骇浪,有时一出海就是好几个星期,家人也会担惊受怕。”如今黎海茜的父亲作为厨师为政府打工,生活更加稳定,却也常常怀念海上的生活,对海洋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家人一起旅行总会选择靠近海的地方。

“爸爸常常回忆,跟我讲在船上生活的各种故事,教我认识各种各样的鱼,我家饭桌上的菜肴至今仍以鱼类海鲜为主,甚至你看,我名字中间都被他安了个‘海’字。”黎海茜笑着说,“所以虽然他们是上岸了,但是他们对‘水上人家’的身份认同仍在,依然维持着既有的社会关系,也喜欢住在渔区附近如筲箕湾、香港仔等,同样保持着一些渔民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洪圣爷诞,鸭脷洲街坊和庆公社都会在早于清朝由当地渔民集资建成的鸭脷洲洪圣庙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及贺诞巡游。

因此无论是叶敏中还是黎海茜都认为打渔的生活方式虽然风光不再,但渔民文化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那一段不可抹杀的历史和生活方式,值得保留和推广。而黎海茜的陶艺作品展与project a rtist x (pa x )推动的保育渔民文化项目(project jum bo),正是要把这文化延续下来。当许多香港人到内地寻根探源的时候,黎海茜认为自己的根就在香港岸边的渔船和舢舨上,而她的陶艺作品便是她表达对大海的深厚情感,探索自己“与水之间的联系”的桥梁。

渔民管“左边”叫“大捞便”,香港渔民文化的核心是蜑家文化

渔民文化到底是什么,包含了什么?叶敏中认为,渔民文化的精髓很难用几个词来形容,她认为渔民生活就像是一个社会进化的缩影,能看到香港为数不多的本地特有文化的生命历程,还原香港最初的模样。“语言、生活习俗、食物,还有渔民手工艺,等等,都是渔民文化的一部分。比如织渔网,它的手艺非常特别,现在很多人都不会了,但是如果让艺术家跟老一辈渔民学习,掌握之后融入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在渔民身上吸收营养,进行互动式创作,渔民文化就会展现新的生命力。再譬如可以研究渔民每天晚上出海捕鱼有哪些步骤,出海几个月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渔民组织协作又是如何,从中衍生出哪些文化。”叶敏中说。

叶敏中所说的“蜑家”,正是香港渔民文化的核心所在。蜑家,是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粤西沿海,闽东沿海和闽江流域,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属于同化汉族,是一支独特且濒临消失的民系,为香港四大民系之一(其余分别是围头、客家、福佬人)。从香港还是小渔港开始在香港生活多个世纪的蜑家人曾经只在船上生活,以捕鱼维生,并有自己的语言蜑家话———俗称“水佬话”。

“水佬话”语音与广东话很近似,但有一些独有的词汇。比如蜑家人说“开新”,意思是“出海捕鱼”,说“埋街/上街”意思是到陆地去;说“落大喜”是指“下大雨”;说“好请”是指“风平浪静”;说“水干”是指“潮退”;说“水大”是指“潮涨”。而如果蜑家人笑你“擢晒汪”,意思是说你“心乱了心野了,不能好好工作”。80后香港渔民子弟郑锦钿就曾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谈到:“水佬话是纯方言发音,没有文字记录,因为一个真正的渔民是不会懂得写字的。”“水佬话”曾被视为没有文化及教养的表现,她的母亲在课堂上就总因为“说话不正”而从不会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

郑锦钿说,虽然“水佬话”被歧视,但其中一些用语是大有学问的,比如要在船上分左右,水上人是不会说“左边”和“右边”的,因为如果一人在船头喊“左边”,那就会变成站在船尾的人的“右边”,反之亦然。为避免混淆视听,水上人以船头为准,称“左边”为“大捞便”、“右边”为“细捞便”。“这种独有的方向感来理解世界,不正是一门学问么?”

如今“水佬话”依然是老一辈水上人之间交谈的身份印记,除了日常用语,蜑家人还有一种自娱自乐的一种渔歌文化———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家姐。早在明末清初咸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带,水上人为调剂生活、增加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主要是独唱、随编随唱、对唱等形式的传统渔歌歌法。

蜑家人流传着一些异于陆上人的习俗。比如婴儿初生,蜑家人即以江水沐浴,并常将婴儿系于船头,谓如此长成则不畏风浪,更能习惯水上生活;再比如蜑家人喜欢生女儿,因为害怕儿子长大易染恶习,而女儿可在家料理家务,没女儿的甚至还会收养。他们讲话声大,喜欢戴细小的帽子,妇女多穿蓝黑色衣裳,并在衣襟、袖口嵌以红绿花边点缀,男女皆不爱穿鞋;而且很擅长烹鱼,蜑家人蒸的鱼非常鲜滑可口。这些特有语言、生活习俗、衣着习惯、饮食特点都是珍贵的渔民文化,值得记录、保育,乃至发扬推广。

艺术包装后的渔民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里重焕生机

渔民后裔的陶艺展只是pa x保育渔民文化项目的第一步,接下来6、7月在上环永利街举行的保育渔民文化大型活动,才是叶敏中充满期待的重头戏。“对于能够协办保育渔民文化活动,pa x感到十分兴奋。这文化项目旨在努力保留和推广这项充满香港特色但又快要消失的文化。渔民文化不仅在明信片、外国电影和纪录片中象征着香港,而且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传统。”叶敏中说。

在她看来,即将到来的保育渔民文化活动非常符合pa x的使命和宗旨:通过提拔培育本地有创作才华的艺术家,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创作才能帮助社会有需要的人。而该活动包含的一系列项目,比如艺术展览、文化演出,以及相关出版物发布,能够给许多愿意为保育香港渔民文化贡献一份力量的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展示机会。除了艺术内容以外,活动还将联合香港仔本地居民、学生和长者聚在一起进行交流活动,以提倡跨代共融、文化传承的精神。一些年轻学生还将走访老一辈的渔民、香港仔的特色老店铺,以及已经转型从事其他工作的老渔民,将渔民文化中的传统手艺、食谱,以及受访人的故事和感想录成一本书,成为了解香港特色渔民文化的旅游指南。

“围绕这些项目,我们希望首先进行文本存档,其次希望引起更多人关注,让更多香港年轻一代了解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本地文化之一。”叶敏中说“然后我们希望能进一步研究、探讨渔民的未来出路,让转型的渔民能够得到切实的帮助,证明在商业环境下保育渔民文化的同时,渔民也是能赚到钱吃饭的。”

在展览现场,一位年轻的女性观众一直不断地追问叶敏中:艺术家究竟怎样能帮到渔民和渔民文化的保育?叶敏中思索再三答道,渔业这个行业式微是市场因素决定的,而重新焕发渔民文化的生机同样需要通过市场因素来实现。艺术家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重新包装(repackage)香港传统渔民文化,让它成为更潮、更具魅力的事物,让更多人关注它,让它不至于成为一件失落的东西,而被传承下去。

“这是从艺术家的角度能做到的东西。比如说香港渔民秘制的特色调料‘大地鱼粉’,很多人都不知道,但通过艺术表现能够对这些特殊的食谱有一些宣传效果,从商业角度也能得到重新包装,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艺术表现而已。”叶敏中说,“再比如之前说过的织渔网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技能通过艺术家与渔民的交流融合,希望能够宣扬出去,也从经济的角度给渔民带来实在好处。”

黎海茜则认为,除了渔民文化的重新包装以外“休闲渔业”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渔民转型方式“毕竟在传统渔船的舢板上出海一趟,还是能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到香港渔民的生活方式,并一窥本地生活的时代变迁的。”在香港仔,就有非常受游客欢迎的“香港仔避风塘舢舨游”,参加的游客可以从香港仔避风塘的码头乘搭当地独有的交通工具舢舨横渡避风塘,近距离感受避风塘的风情,更可目睹成百只舢舨在避风塘内穿梭往来的盛况,以及渔民捕捞海产的情景。

黎海茜的陶艺展名为“静止的流动”,因为烤制出来的陶瓷是静态的,与此同时却因为形态模拟像是活生生的事物,比如在烧制完成后,因外力产生变化而最终形态酷似海草的作品《流动》(m oving)。而“静止的流动”,似乎也恰恰能够形容凝固在这个时代的渔民文化———它似乎已步履蹒跚地跟不上岁月前行的脚步,却在你回眸顾盼的瞬间闪起难以磨灭的光芒。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免责声明: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