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鲁成银: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七条建议
2024-05-05 13:32    6452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只要气候适宜,地方政府几乎都将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一些并不具备优势的产区相继崛起的同时,一些传统茶区则在进行跨越发展。茶产业发展会不会过热?茶叶的质量安全如何保证?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鲁成银是茶叶质量与标准化专家,近年来又致力于品牌化研究,他对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七条建议。

规模过大产能过剩,谨防卖茶难

记者:当前,茶产业发展异常迅猛,许多地方制订规划,盲目扩大规模。人们担心,长此以往,会不会造成茶叶滞销,最后好心办坏事,损害了农民利益?这方面的前车之鉴,并不鲜见。

鲁成银:确实,茶产业的头号问题,就是规模过大产能过剩,为了追求效益而盲目扩张,快速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347万亩,2012年为3529万亩,平均每年新增茶园180多万亩,目前,我国茶园面积已占全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3%;2012年国内茶叶总产量为175万吨,而3529万亩种植面积的产能完全释放,茶叶产量将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2013年4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老茶园改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方面,浙江省控制得比较好,多年以来一直将种植面积控制在250万~260万亩左右,且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努力从规模化扩张向质量效益和品牌提升转型,加快名优茶战略向品牌化战略调整,这些都走在前面。

鉴于名优茶生产本身具有特殊性,因为机采技术与装备的制约、人工费用高、采茶工紧缺等因素,很多产茶区只采摘了一季春茶,因此去年“卖茶难”现象可能并不突出,但据了解,有部分以前茶叶卖得畅销的茶场,去年已经出现了到年底茶叶还没有卖完的现象。

对此,国家以及各重点产茶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拿出应对之策。

质量安全,警钟长鸣

记者: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屡屡被检出超标,消费者购买茶叶往往心有余悸。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究竟怎样,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应该如何预防?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