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市南路的罗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菜场买了两斤螃蟹,拿回家里用秤一称,却发现短斤少两。当罗女士找到摊主,并与之理论时,摊主不但不承认,反而质问罗女士。对此,罗女士非常气愤。
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喜欢吃虾、螃蟹、剥皮鱼等海产品,她经常到市场采购这些经过冷冻的海鲜。“平时都是买回家放在水里化冻后立即烹饪,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而这次她在新路口农贸市场购买了两只活的螃蟹,1.06公斤,共花了57元。回家后,她随手将螃蟹连包装袋一起放在盆子里,等她准备做饭时,她将绑螃蟹的绳子解下来,放在电子秤上一看,绳子重0.35公斤,“价值”19元。买螃蟹的57元里,绳子的价格占了三分之一。
针对罗女士反映的现象,记者走访了筑城三家农贸市场,几乎所有海蟹都用粗绳绑着,且大多湿湿的。在某摊点,女老板表示,购买螃蟹都是带着绳子称重的。记者在一家水产店提出要去掉绳子称重时,被老板拒绝。老板说,取掉绳子卖螃蟹,以前还没有过。“因为批发的时候就是捆着绳子卖的,你让我把绳子取了,我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钱合适。”
记者了解到,“粗绳绑蟹”早已成为水产市场的一条“行规”,与之相同的还有各类冷冻食品。记者在农贸市场看到无论是冻虾还是冻带鱼,这些冷冻食品都裹着一层厚厚的“外套”,商家表示,销售冷冻食品时不会除去冰块,消费者需要连冰块一起买。
对于消费者被“潜规则”的情况,贵阳市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也接到过类似的投诉,但目前国家相关法规并没有对冷冻水产品水分含量进行限制,也就无法标注除去水分后的“净重”,现在只能依靠一些大厂家的品牌来保证质量。
同时,该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在销售冷冻食品和海鲜时,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冰块含量和草绳重量,消费者如遇短斤少两,可拨打消费投诉电话12315或是向市场内的工商部门投诉
来源:贵阳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