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粮食进口大国,但没有建立起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机制
要掌握粮食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要实行多元化的粮食进口战略,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方式避免国内粮食市场受到全球粮价的冲击
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进口的大豆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按照一般的供求理论,大豆的价格应该由“中国需求”来决定。实际情况是,大豆价格中国说了不算,而是由大豆供给方来决定。我国大豆产业不得不随国际市场起舞。
随着粮食进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粮食进口大国,但是还没有形成粮食进口的国际地位,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机制,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缺少话语权和定价权,只能作为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增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首先要开拓多元化进口渠道。我国大宗资源性农产品进口既没有稳定的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目前我国进口农产品在全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进口的农产品主要品种基本上来自少数农业发达国家,如从美国进口玉米、大豆、棉花,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从加拿大进口小麦、油菜籽。进口来源国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国政策变化和产量变化。要掌握粮食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要实行多元化的粮食进口战略,可以通过市场方式避免国内粮食市场受到全球粮价的冲击。
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平台,规避国际市场风险。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很快,推出很多农产品期货品种,为国内企业打造了参与国际市场的平台。但是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还没有完全接轨,国内企业只能随行就市,被动接受国际市场价格。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