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方向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都要紧紧依靠信息在微观层面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在中观层面协调农业各产业与区域发展、在宏观层面支撑适时适度有效调控的独特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3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统计发布制度。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强化产销信息引导,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这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这一软实力建设,抓紧抢占关乎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这块战略高地。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迫在眉睫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点,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涉农信息及相关信息,科学分析、判断、预测农产品市场运行状况及走势,进而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细分市场或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先提示或警告的过程。在我国农业由长期短缺向主要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把更多资源汇集于生产力发展、单产水平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农业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进程中,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释放生产力活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美国在上世纪30~40年代、欧洲和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进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作为一个国家行动选项。可以说,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是每个国家发展现代农业都绕不过的一道坎儿,我国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从战略层面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已不容等待。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