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一方面,推动市场偏弱运行的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这将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进口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看,粮食生产"十连增"大宗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供求关系短期宽松特征明显。
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波动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从国际看,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而传导影响国内。从国内看,在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背景下,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紧平衡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2014年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自然灾害影响可能加剧,近两年粮价涨幅趋缓也会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猪价将进入周期性恢复上涨通道,牛羊肉、乳制品供给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综合看,在不考虑突发因素冲击情况下,2014年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涨幅可能继续回落,呈种植业产品稳中偏弱、畜牧业稳中偏强走势。
粮食 涨幅将继续回落从供给看,2013年玉米和粳稻增产将使粮食内部结构性矛盾明显改善。从需求看,有关专家预计,2013年玉米消费将比上年下降400万吨左右,2014年饲料消费恢复有限,工业消费依旧低迷,粮食阶段性供求宽松格局仍将持续。从国际看,fao预计全球主要农产品总体供大于求,小麦、粗粮、大米价格同比分别跌12.9%、11.1%和8.4%.在不考虑政策调控情况下,预计2014年粮价将保持弱势运行,我们运用中国农业政策模型(capsim)模拟,2014年大米、小麦和玉米价格约跌1%~2%.考虑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预计粮价总体温和上涨,涨幅将继续回落。
棉花 或将明显下滑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3年全国棉花单产、总产均有所下降,但由于库存较高及进口量较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仍供大于求。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013年11月预测,2013/14年度全球棉花小幅减产,但受消费低迷影响,期末库存达2076万吨,为历史最高。在全球供给宽松、内外价差较大的背景下,国内棉花价格可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出现明显下滑。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