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水产商为小单子争破头水产加工业遭遇洗牌
2024-05-05 07:26    3280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的水产业不仅竞争更加激烈出现白热化同时在限制“三公”消费以及节约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销量更是连连下跌。不少企业表示今年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宁波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专攻内贸的企业正面临着洗牌,一些小作坊加工企业在消亡,全产业链、品牌型企业趁机开拓市场抢占份额。

水产加工行业调查 礼品海鲜价格腰斩,水产商为小单子争破头

“尽管货品只是中低档,价格不过几百元,但成交一单就是一千份甚至几千份,薄利多销的线上线下活动是我今年的主攻对象。”陆泉长是浙江雨中雨水产有限公司销售部的经理,与往年专攻政府机构国企单位不同,今年一年他都在专心跑商超和企业订单。

上周五记者见到陆泉长时,他正在为一个订单费神。单价500元,总量1300份的一个订单,正要去参加竞标。

今年形势严峻,这样的订单已经算是大单了,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招标单位要求也很严苛:野生竹节虾1盒、红膏咸炝蟹2只、深水大黄鱼1条、脱脂大黄鱼1条等。招标单位不仅指定了货物内容、大小规格等,甚至连产地都进行了一一限制。

陆泉长说,在交货现场还要开箱检验,若其中任一单品不符合规格和标准,那么客户就可以提出“最多扣除合同总价的50%”。“往年年货海鲜也招标,但今年不仅要求苛刻而且价格也走低,最低的才二三百元,高的也都不超过1000元。”陆泉长说。

“暴利性的高价礼单没有了,薄利的订单竞争也加剧了。”陆泉长粗步统计了一下今年已达成的订单情况,中档订单价格400-600元的占比达40%,中上档位的订单位和低端档位的订单分别约30%,而高档礼单一件都没有。

“都是实打实的干货了,这些企业负责人花钱门槛贼精贼精的,说老实话,现在不像以前有些政府订单,花公家的钱不心疼,低者几千元,高则上万元,有时眼一闭大笔一挥也就过了。”在记者多方采访中,不少企业的销售人员都异口同声,称往年自己企业的礼品订单普遍定位就是在1000-2000元之间,今年一律调整为去年的一半,定价500元到1000元之间。“以往两条鱼几千元的礼包都有,现在是没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

代工小作坊生存困难,水产加工业遭遇洗牌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