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罗非鱼土腥味损害行业利益
2024-05-05 06:55    2033 

“中国罗非鱼的异味(土腥味)影响了它的品质与声誉,中国在此问题上损失了大量的金钱!”10月30日下午,欧盟seat(sustaining ethical aquaculture trade)项目负责人dave little 博士在广州召开的上海海洋大学欧盟seat项目研究成果汇报座谈会上呼吁,中国ciq应采取措施,对所有出口的罗非鱼进行强制性的口感测试,并将其重要性与食品安全等同起来。

座谈会上,dave little 博士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罗非鱼养殖与出口大国,但在出口上,中国的加工出口企业并没有太关注罗非鱼口感问题,中国罗非鱼产品一直被低价低品质所困扰。 “如果我们一直都做低价格和低品质的罗非鱼产品,必将使产业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高品质高价格才能引导行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以泰国正大集团为例,他们进行品质认证的罗非鱼售价高达13美元/公斤,而台湾某公司从泰国买的罗非鱼也要比中国的贵1美元/公斤,“由此可见,中国在罗非鱼品质问题上损失了大量的金钱。”如果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主攻中高档市场,中国完全可以这么做来增加出口价值。“在保证口味的前提下,中国罗非鱼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还有增长的潜力。” dave little 博士认为。

“我们可以引进一套基于自愿原则的、并基于实验室口感测试的分级和认证系统,从而鼓励高品质的罗非鱼出口,如美国的罗非鱼五星级口感评分系统;一些对罗非鱼土腥味不敏感但对价格敏感的市场时兴口感测试的豁免政策,比如通常主要消费冷冻整鱼的市场;ciq对所有拥有出口许可的加工厂实施强制性的口感评定计划,以确保品质一致性。” dave little 博士建议。“同时,ciq还应与国家买家们交流,解释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罗非鱼的品质以及为何采取这些措施,并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和引导。”

本次座谈会由广东海洋协会麦贤杰副会长主持,欧盟seat项目子项目负责人jason weeks博士、中国区负责人上海海洋大学刘利平博士等先后介绍了seat项目的相关研究进展,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十余家政府与企业代表出席。据了解,欧盟seat项目是从物种的生命周期、社会学、道德价值、生态环节、价值链等方面研究其可持续性。欧盟seat项目在中国主要以对虾与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水产频道)

来源:水产频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