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梅花鹿产业现场会提出围绕畜牧业大省和北方特色大省建设总体目标,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饲养、规模化管理、精深化加工、产业化经营方向,突破瓶颈制约,加强科技研发,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升级,着力把梅花鹿产业打造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撑县域经济增长、拉动现代化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产业整体调整夯实品牌内涵双阳区畜牧业管理局局长路景权告诉笔者,近年来,全区注重梅花鹿品牌建设,按照省政府、市政府文件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的意见要求,结合全区实际,着重抓好资源保护和推广工作,目前,双阳区已建成双阳梅花鹿原种场1座,建成扩繁场4个,实现了双阳梅花鹿种鹿年存栏量保持在12000头以上,年销售种鹿约3000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双阳梅花鹿品种的纯正。
目前,双阳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是全国鹿业市场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双阳区鹿产品市场的鹿副产品交易量达到1100吨,交易客流量130万人次,均超过去年同期统计数据的8%、6.5%。其中,鹿乡镇鹿产品市场的鹿副产品交易量达到850吨,交易客流量达90万人次,也均超过去年同期统计数据的10%、8%。
“双阳梅花鹿”早已成为双阳区一张靓丽“名片”,2011年,双阳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中国梅花鹿种源养殖示范区”。2012年,“双阳梅花鹿”被评选为“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双阳梅花鹿的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双阳梅花鹿的信誉度不断得到增强。
破除难题制约助推品牌发展
梅花鹿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其产品只能作为药用原料不能用于食品的这一规定,始终制约着鹿产业发展的脚步。
2011年,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省鹿业实际养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指派吉林省卫生厅申请国家卫生部解除对家养梅花鹿的相关约束。2012年1月,国家卫生部批复:除鹿茸、鹿角、鹿胎、鹿骨外,养殖梅花鹿其他副产品可作为普通食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松绑解困”的作用,拓宽了市场,延伸了产业链条,极大地促进了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