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充分发挥人均农牧业资源量大、基础条件好、农牧业科技普及率高的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提升农牧业效益,走出一条规模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是推动规模化发展。全面推广“一年三季配种、两年三茬羔、短期羔羊育肥出栏”养殖模式,在现有年出栏肉羊160万头只的基础上,打造年出栏300万头只的肉羊现代畜牧业基地;重点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辣椒、西瓜、土豆等经济作物,打造无公害绿色、特色经济品牌。在现有15万亩现代农业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整合,再建设现代农业基地10万亩,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和穆斯林清真食品原料输出地。
二是促进项目化配套。整合各类资金,捆绑涉农项目,对农村牧区各个项目建设节点实行“点菜式”定向配套,重点强化已建成的6个新型村庄、居民点和500个现代家庭农牧场的产业配套,打造规模化现代农业基地和养殖园区。对于留居农牧民,重点推广“5+1”模式(即每户有一处3000亩以上的草牧场、一块140亩以上的饲草料基地、一处标准化养殖棚圈、一套大型喷灌设备、一套耕种播收农机具、配套建设一处平层别墅),力争再新建现代家庭农牧场1000户,确保留居农牧民产业有支撑,增收有保障,现代家庭农牧场户均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三是加强市场化引领。以面向宁夏的清真食品原料输出为方向,大力培育发展三段地、城川农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开拓宁夏、陕西等周边市场。在发展壮大现有89个各类专业合作社和经济组织的同时,强化在市场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牧民适应市场、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